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俄罗斯正式加入巴黎气 | 耗时 24 ms

今年世界象日关注“候与水”

记者17日从中国象局获悉,受疫情影响,象部门将结合主题,开展线上活动纪念世界象日。今年的主题着重于以协调和综合方管理候与水,两者都是可持续发展、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等全球目标的核心。

2020-03-19

拉效应助推充电桩产业景上行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国产特拉新车交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新动能。充电桩业务发展可期。特拉概念股抢眼随着国产Model 3的交付,特拉概念股表现抢眼。

2020-01-20

应被赋予能源属性

“作为最早从事氢生产的企业,林德在技术上非常成熟和全面。可以结合不同地点、不同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氢生产方。”

2019-12-03

挪威、英国和拿大是候行动领跑者还是“伪君子”?

英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主办一次重要的候峰会。与此同时,英国在考虑开一座新煤矿。拿大,另一个自称是候领袖的国家,在向一个注定要失败的石油管道项目倾注纳税人的金钱。

2021-03-01

科学研究: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为喷燃料

这一发现被认为有相当大的产业应用潜力,且这些二氧化碳直接捕获自空,并在飞行的燃烧过程中从喷燃料中再次释放,因此具有从整体上实现碳中和的可能性。

2020-12-23

十二问国家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

》的倡导者和缔约方,理所当然的要为实现《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而努力,如习近平所说,应对候变化《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2020-11-27

“十四五”大污染防治尤需守创新

2020-03-18 10:46:32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张世秋  近年来,我国大污染治理力度之强以及空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2020-03-19

山东省济宁市重污染天应急预案发布

2020-10-13 11:12:17 山东环境为妥善应对重污染天,降低重污染天危害程度,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按照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及山东省大污染防治工作统一要求,市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制定了

2020-10-14

应对全球候变暖中国光伏企业是主导力量

2020-01-14 09:57:14 伦周刊中国的主导地位是现状,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动摇中国制造商的地位。澳大利亚可怕的森林大火可能成为推动全球应对候变化的催化剂。

2020-01-14

新西兰发布氢路线图

新西兰总理雅辛达·阿德恩日前在新普利茅主持发布《塔拉纳基氢路线图》时表示,塔拉纳基作为一个能源供应基地,未来的发展机遇在于绿色氢生产。

2019-04-03

候变化及其影响:不仅是未来的问题 也是现在的问题

最近的美国国家候评估(FOURTH 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警告说,不断变化的天使昆虫传播的疾病更有可能影响美国。

2020-09-08

达成东南亚空质量最差城市

这份名为《雅达的沉默杀手》的报告,对全球数百座城市的空质量展开检测,雅达排名第161位,在东南亚倒数第一。

2019-07-18

生态环境部:中国基本扭转温室体排放快速增长局面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4.3%,这个成绩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应对全球侯变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二是适应候变化工作有序开展。发布国家适应候变化战略,开展候适应型城市试点。

2019-09-02

麦格理资本完成英国首笔沼投资

BioCow是英国沼行业的领先生产商和创新者。BioCow利用厌氧消化从农业废弃物中产生的能量,生产的生物甲烷可用于家庭和商业供暖,也可作为绿色交通燃料。

2019-11-21

候变化将使北美更干燥

人口稠密地区已经面临水资源紧张,而未来仍将更干燥。这项研究挑战了候科学界的一个预测,即植物将使未来的世界更湿润。

2019-11-12

世行敦促坦扩大可再生电力供应

2020-11-17 13:21:04 中国贸易报坦《明报》近日报道,近日世行公布《多样化可再生能源整合和规划研究》报告,建议坦尽快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以减少电力成本,并减少温室体排放

2020-11-17

中国石化2021年:氢产能超350万吨!已建成氢站76座!

其中指出:2021年,氢年生产能力超35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截至2022年3月,中国石化已建成76座氢站(含油氢合建站),充电站1322座、换电站83座、分布光伏发电站点1351座,为客户提供油氢电多种能源供给

2022-08-23

系列重大候政策宣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决心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2月14日在北京表示,此次中国进一步阐述了实现2030年和2060年目标愿景的具体细化措施,使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路径更清晰明确,必将为全球应对候变化注强劲动力,有力推动《协定

2020-12-15

极端天候事件频发,人类“无辜”吗?

评估报告的一条重要结论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体导致一些极端天候事件(尤其是极端高温事件)自工业化革命以来呈现出频次增、强度增强已经是既成事实。”

2021-08-20

全球候危机中的高校应对力

最近,发表在《生物科学》上的一份相关报告首次使用了“紧急状况”一词,并由11000名科学家联名签署,明确证实了应对候变化的紧迫性,他们指出“为了确保拥有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必须改变目前的生活方”。

2019-11-2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