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促发展 | 耗时 17 ms

我市举行侨界助力高质量交流活动 本地企业“走出去” 实现“双循环”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4月21日,柳州市侨界助力高质量交流活动在城中区举行。活动以“新侨架桥通柳越,携手共进”为主题,搭建与越南企业沟通合作的平台,共同探寻高质量的新机遇。

推动柳州县域经济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座谈会时强调:“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

对柳州工业感到震撼

1月6日至7日,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港澳委员和特邀贵宾到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喜莲娜实业有限公司视察,了解柳州的经济社会情况。

夯实基础谋 宜居宜业谱新篇

科技赋能农业进产业提质增效;移风易俗沁润人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今年以来,进德镇心无旁骛谋,绘就了一幅质量高、效益好、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新画卷。

我市举办政金企对接活动 搭建桥梁 助企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6月26日,2025年“融柳企”政金企对接进园区活动(柳南区专场)在柳南区创业大厦举办,搭建政金企三方沟通桥梁,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中小企业,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创新

设施农业 增产增收增效

近年来,鱼峰区引进山东“寿光模式”,在白沙镇大力现代设施农业,推进智慧大棚建设,打造集蔬果生产、仓储物流、旅游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 以产业化思维农业 全力以赴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

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力以赴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

市领导开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调研服务活动 优化服务 打通堵点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廖剑波率市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和柳南区政府、市实体经济服务队柳南分队相关负责人,到企业开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调研服务活动

凝聚各方智慧 谋划路径

2月19日,柳州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攻坚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柳州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凝聚各方智慧,共同谋划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规函〔2025〕3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

提振信心克难攻坚做强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

陈刚说,农业科技大有文章可做,要积极培育和推广甘蔗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生产效率,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更好进产业和农民增收。

铝产业高质量实施方案(2025—2027 年)

进上下游产业协同, 持续扩大铝产品应用,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 业体系,因地制宜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5-05-14

自治区工业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关于征集新型工业化智库专家的通知

桂工业进中心〔2025〕52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充分挥专家在政策咨询、课题研究、标准制定、项目评审验收等工作的智库支撑作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型工业化智库专家。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柳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柳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柳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印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加快推动柳州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

为加快推动柳州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市,提出以下路径选择。关联本地优势产业,实现耦合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印《加快数智供应链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智慧农业,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进农业各领域各环节数智化转型,夯实农业数智供应链基础。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打通农产品供应链“最先一公里”。

2025中国产业转移<em>发</em><em>展</em>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

2025中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

李乐成指出,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事关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事关区域协调、构建新格局。

实干为要 勇于担当 奋力推动柳州高质量

、兴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奋力开创柳州高质量新局面。

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增势赋能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增势赋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2025-04-1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