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低噪声 | 耗时 10 ms

要理性看待储能“迷期”

俞振华:用户侧项目对成本非常敏感,因此,如何降成本是至关重要的。

2019-12-17

权威音 | 国家能源局王大鹏:加快“新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推广,以及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

王大鹏介绍,“十三五”以来,全国能源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构建清洁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1-07-23

江苏省完成超排放改造的企业可减免停限产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钢铁行业超排放改造。

2019-07-02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打赢碳转型硬仗

2021-04-02 07:52:26 新华网   作者: 丁怡婷  打赢碳转型硬仗(经济新方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

2021-04-02

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依赖性

除了为碳技术的投资提供慷慨的税收减免外,该法案还为国产原材料和设备制定了积极的目标和激励措施。这些承诺将推动美国在正在展开的全球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建立本土供应链来减轻对中国进口的依赖。

2023-07-06

钢铁业限产不搞“一刀切” “差别化管控”促超排放

本届论坛以“中国钢铁绿色发展新起点――超排放 引领变革”为主题,探寻新形势下行业环保提升与碳转型路径。“超排放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起点。

2019-07-19

鞍钢助力中国石化清洁能源储罐向温化发展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批钢板将首次应用于国内大型温储罐区项目,助力中国石化清洁能源储罐向温化发展。

2019-04-24

华电莱州刷新我国煤电耗能最纪录

2019-12-20 10:42:42 大众日报近日,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每度电的煤耗达到253克,刷新了我国百万千瓦机组煤耗最纪录,为山东能源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树起了清洁电力标杆

2019-12-20

柳钢集团一批绿色碳项目获贷款22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黎东平)近日,柳钢集团23个项目获得绿色碳项目贷款额度22亿元,标志着该集团重大绿色碳项目贷款实现零的突破。

专家:油价下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或将放缓

三重因素推国际油价,短期利好中国经济发展近期国际油价暴跌,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全球经济衰退,能源消费需求萎缩,导致国际原油市场过剩和库存加剧。

2020-05-08

工信部回应电动车温“趴窝”:支持加强技术攻关

2021-01-27 08:12:36 中国新闻网针对电动车出现的温“趴窝”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26日表示,支持整车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加强技术攻关,提升电动汽车温行驶性能

2021-01-27

氢能源突发利好,位潜力股有望持续爆发

“氢能时代”大幕徐徐拉开全球能源行业正经历着以碳化、无碳化、污染为方向的第三次能源变革;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将成为第三次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按照《中国氢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1-07-09

今年前两个月河南省PM2.5浓度再创新

3月10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针对一季度大气环境特点,我省采取有力管控措施,今年前两个月全省PM2.5浓度同比再创新。措施之一:及时下达三项管控指标。

2021-03-16

云南电价降幅排全国第一,电价水平处全国最

,目前在已公示降价文件的23个省份中,云南降价幅度排全国第一,电价水平也处于全国最

2019-06-25

云南昆明:今年将为企业降用电成本约20亿元

2019-10-15 17:07:58 昆明日报记者近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1-7月,昆明降企业用电成本12.97亿元,预计全年降企业用电成本在20亿元左右。

2019-10-15

换电模式加入“国家队” 国家电网调布局

2020-07-16 10:29:22 腾讯汽车   作者: 张翠翠  换电模式通过车电价值分离,可以降消费者购买门槛,并解决新能源车残值的问题。

2020-07-16

卫星数据证实 今年7月极地海冰缩至历史新

19 15:09:07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周四称,卫星数据显示,至今年7月,极地冰层缩小到了历史最水平

2019-08-19

朗新科技碳产业园落成,擦亮城市绿色底色

朗新CPU空间融合了朗新科技自主研发的一系列绿色碳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朗新在能源数字化与能源互联网领域独到的技术与运营优势,全方位构筑绿色碳园区样板。

2022-12-06

关于阶段性降货物港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阶段性降货物港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交水发〔2022〕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

全球汽车业迷,唯“电动化、智能化”可期

受全球汽车业迷的影响,本届车展的参展商和全球首发车型数量大幅下降,德国本土厂商成为车展的中流砥柱。在环保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双重压力下,车企全面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挺进。

2019-09-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