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优势 | 耗时 11 ms

加强互补 深化产业合作— —吴炜会见“侨商侨领广西行”考察团一行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下午,市委书记吴炜会见日本浙江侨团联合会名誉会长、浙江省政协(海外)委员李建江率领的“侨商侨领广西行”考察团一行,双方围绕加强互补进行了友好交流,并就推进深化产业合作

互补 共创未来——柳江区领导率队到广东开展招商考察活动

真诚希望各企业家立足资源、人才、技术等,通过各种合作模式,向柳江延伸布局家电产业链,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共创未来。

《广西年货电商发展报告》发布 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明显

远超其他电商产业……”1月13日,广西商务厅发布《广西年货电商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广西年货线上消费不断升级,直播赋能价值凸显,柳州螺蛳粉作为广西年货电商的核心产业,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明显

光伏玻璃将维持高景气度 多家公司具竞争

福莱特产能快速释放,综合明显。2019年年底,公司光伏玻璃产能达到5290吨/日,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玻璃制造商。

2020-02-27

工业运行保持企稳回升态:产业结构不断化,企业效益逐步改善

  产业结构不断化,企业效益逐步改善——  工业运行保持企稳回升态  工业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是稳增长的主战场。9月20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经济形和政策。

2023-09-26

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在换电柜/充电柜中的应用

换电是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趋。那仅仅是实现"车电分离",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燃烧、爆炸引起换电柜的起火又该如何解决呢?

2020-11-20

核电出口: 比较锻造中国“国家名片”

理论上看,一国的核电出口能力必须建立在自身强大而健全的产业体系覆盖基础之上,目前,国内除了商业半径辐射到核电项目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外,还有作为国内最大核电运营商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2020-10-12

调结构 增效益 创 柳钢集团各单位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今年是柳钢集团“提质增效深化年”,围绕做好向“改”提质、向“转”求存、向“新”创效、向“海”图强、向“外”突破、向“”发展这六篇文章,柳钢集团各单位纷纷出实招、谋实效。

自治区领导来柳调研时要求发挥工业 加快产业转型

蔡丽新要求柳州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资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融安县组队到东莞市开展“点对点”招商引资洽谈

日报消息(通讯员谭凯兴、韦友龙)“融安县环境美,交通便利,已经通车的三柳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即将通车的桂林经融安至河池高速公路构成了明显的交通网络,百公里范围内还有动车站和两个机场,加上融江可以常年通航

4月动力电池产量同环比双增:三元总量占 磷酸铁锂头更猛

其次,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提升,汽车电动化趋明显,新力和传统车企加速推出新能源质车型,锂电池需求迎来快速增长。

2021-07-13

互补 强强携手 柳钢集团与广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本着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用钢、大型基础工程项目建设、医疗康养、数字经济、物流产业、环保产业、金融资本运作等领域,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

关于延长2020年柳州市传统产业与重点新兴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时间的通知

关于延长2020年柳州市传统产业与重点新兴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时间的通知柳科通〔2020〕6号市各有关单位: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柳政办〔2020〕10号)精神

拓展新赛道 成为等生——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头综述

在近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吴炜指出,今年以来一产增加值取得历史性突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头。

广西华锡、隆华科技、晶联光电三方强强联手互补推动光电产业快速发展

据悉,三方将发挥资源、技术等方面,强强联手推动高端ITO靶材产业项目落户柳东新区,培育壮大铟产业链,促进我市光电产业快速发展。

在转化 品牌擦更亮— —从代加工到打造自主品牌看我市家居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这也是我市近年来将林业资源转化为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推动林木加工业和家居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柳州最新外贸成绩单亮眼出口产品保持大幅增长 汽车出口量增幅大

这亮眼的成绩单,是去年以来柳州外贸进出口持续保持高昂头,柳州锐意改革、大力化营商环境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

2021年是电动汽车重要拐点 如今新能源汽车更明显

微型电动车的成本已形成逆转,并最终逐渐扩散至全部车型。

2021-07-08

发挥龙头 推动产业扶贫——我市五家企业获广西贫困地区工业龙头企业称号

作为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捐资助学、吸纳贫困户就业,还结合自身产业,探索出精准扶贫、带动农户致富的路子。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