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价格监测 | 耗时 16 ms

玻璃龙头定增落地,性感让顶级机构在线抢购

2021-01-22 11:14:28 基金君作为玻璃龙头福莱特,一份定增,历时半年,最终在昨晚有一份答案:根据公告披露,福莱特这次定增共发行8454.5147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为29.57

2021-01-22

隆基硅片再“跳水”,组件明年重回1.4?

12月16日晚,距上次报仅仅过去半月,隆基再次下调全线产品

2021-12-20

2021年下半年风机指数:压力持续

风机市场面临着10年来第二大幅度的涨潮。大宗商品和运输费用的提升正在侵蚀数年来技术进步为降成本做出的贡献。欧美市场公司已经提,而中国制造商的售则在激烈的竞争中创下新低。

2022-01-04

完善新型储能形成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健全新型储能机制需考虑多种因素影响,既要通过有效的信号,引导电储能项目有序规范建设和安全高效运行,吸引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投资储能建设,又要考虑储能发展阶段和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进程,避免激励过度,防范一哄而上增加系统成本的风险

2021-09-07

通威股份多晶硅厂因洪灾停产 光伏产业链或继续上扬

光伏或继续上扬在业内人士看来,通威股份多晶硅厂受洪灾影响停产,将进一步加剧多晶硅供应紧张形势,导致上涨,并快速传导至光伏制造端其他环节。

2020-08-20

我国牵头的自动驾驶试场景评国际标准正式立项

  近日,我国牵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框架下提出的《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试场景 场景评试用例生成》(ISO 34505)国际标准项目,经投票表决后正式获得立项,由中国和德国专家联合担任标准项目牵头人

2022-09-28

风电抢装进行时 零部件上涨势头旺

产能及环保约束造成风电零部件上涨风电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零部件制造,中游的风电设备整机总装和下游的风电场投资运营。其中,上游领域的重要零部件包括齿轮箱、发电机、轴承、叶片、轮毂等。

2019-12-24

关于印发《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本办法所称中国首台(套)检评定,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对装备产品开展检评审、综合评,以确定装备产品是否属于中国首台(套)的技术服务活动。

2023年上半年风机指数:从峰值下降

94万美元/MW2023年上半年全球签署的风机协议平均18%2023年上半年陆上风机相比疫情前水平的涨幅20%中国风机较中国以外的欧美风机的折幅度陆上风电风机风机在过去六个月略有下降

2023-08-22

硅片降!电池却“买哭了”,1.35元一片难求,组件能降

10月31日,TCL中环发布新一轮单晶硅片,各尺寸硅片统一下降0.35~0.2元/片,降幅在3%~4.1%之间。

2022-11-02

爱旭举报部分原料企业囤积居奇、哄抬物

对于上涨,爱旭表示,部分原料企业觉得“月度定”上涨太慢,拿出少量多晶硅料进行每周邀请部分企业竞标,并经最高竞标多位下周多晶硅参考,造成上涨。

2021-07-20

山东燃煤发电实行“基准+上下浮动”

自2020年1月1日起,山东取消煤电联动机制,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机制改为“基准+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

2019-12-31

续航提升 不变!特斯拉借磷酸铁锂再次降维打击?

小编推,新车型重量增加主要是在电池这块,也就是说磷酸铁锂电池版重量增加了约131kg。

2020-05-18

光伏趋势:各环节止跌迹象显现

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或有些许变动,但是不致影响后续市场走势。

2019-08-22

绿氢未来几十年或将下降一半

绿氢降低也是布鲁塞尔提出欧盟和德国氢能战略的原因之一。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绿氢一再下降,未来也将高于蓝氢。

2020-08-14

碳酸锂飞涨下的锂电企业生存逻辑

 一方面是新能源产业走势整体持续向好,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创新高,机构预2022年销量更有望突破500万辆大关,渗透率突破20%;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屡创新高,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池级碳酸锂自

2022-04-11

硅料再涨飙至130元+/kg 玻璃大降32%!

2021-04-01 08:47:32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3月31日,PVInfoLink、硅业分会分别发布光伏产业链、多晶硅最新信息。

2021-04-01

光伏玻璃企稳,行业基本面改善?

2022年,由于光伏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导致上游产品高涨,并影响到下游市场的发展。

2023-05-22

补齐管短板 净化环保工程市场

许多业主图省事,把环保工程竣工验收这个检验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委托给环保工程公司负责。环保工程公司会想尽办法,确保验收过关。

2019-10-11

降电“最后一公里”难题终于得以解决

转供电主体之所以敢擅自加截留红利、多级转供抬高电谋取利益,与违法成本低、督举报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此外,也有因信息不对称,终端用户对优惠电政策所知有限,从而被转供电主体蒙骗。

2021-01-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