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从光伏产业逻辑看“抄 | 耗时 36 ms

资本抱团或加剧“托拉斯化”!

内人士来,行大单频出,背后是日趋激烈的“硅料争夺战”。去年硅料价格一路走高,机构普遍预计,2021年硅料供需仍将偏紧。目前,头部纷纷加快绑定自己的硅料来源。

2021-02-05

华润电力中国能源的变化:可再生能源猛增 能耗骤降

中国的这种转型,可以国内大型综合能源企之一的华润电力身上找到答案。

2019-06-24

拐点:下一轮的创新曲线

自2019年第一批实现平价上网,各国政府分别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迎来又一轮投资春天,硅料到硅片、电池、组件,各个链条不断扩

2021-07-19

新疆新增7GW装机带来250亿超级利好!但这一点人须警惕!

一年多的时间,新增250亿元的项目投资,无疑对整个都是一个超级利好的消息!短时间上马7GW项目可能存在隐忧按照文件的相关要求:石河子市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开工建设、并网7GW的地面项目。

2019-08-27

2020年装机冲击45GW!

与此同时,2020年电价政策新一轮征求意见稿已面市,一、二、三类资源区地面电站的指导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35元、0.4元、0.49元,工商分布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指导电价为每千瓦时0.05

2020-03-12

下半年海外能否继续超预期?

2019-07-23 14:16:04 雪球 New-Energy研究我国组件出口来,其实去年10月份起出口就一直向上,2019年来1-6月总计出口32.2GW,前五大市场占比50%

2019-07-23

让“荒山”变“金山”

 2月16日拍摄的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维的乡的一处电站(无人机照片)。

2022-02-28

2020年玻璃企能扩张计划有序进行

2020-02-12 09:44:05 北极星太阳能网   作者: 大安  2019年,玻璃出现连续涨价态势,去年年初24元/平米涨至目前29元/平米。

2020-02-27

疫情对储能行影响分析

既有疫情对所有行共性的影响,也有储能行特殊性的影响。”2020年2月14日,中关村储能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在阳电源主办的“爱一生一世”网络直播会议上就疫情对储能的影响发表法。

2020-02-25

链凸显涨价压力,新一轮洗牌开始

六月底七月初,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首先是上游硅料价格冲到29万元/吨的新高,一举打破了去年11月创下的高价。其次是,在硅料大涨的带动下,中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价格纷纷跟进上涨。

2022-07-20

新一代电池将量 会改变格局吗

在多次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龙头企榜单在近十年已更迭三轮。量后的HJT电池,会再次重塑格局吗?

2020-10-29

越来越多的大型煤炭企加入

为应对全球气温变化,我国计划未来将水、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提高到70%,将煤炭发电量40%降到10%。这意味着,未来的煤炭是灰暗的。

2019-08-06

何双权: 组件回收利用面临的难题

里昂第三大学可持续发展专研究生论文《太阳能行的可持续发展–聚焦废旧组件回收再利用》,文章对废旧组件的回收再利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作者何双权先生制造行十多年,现任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2021-07-26

新能源的投资机会,正制造端到场景端

,到锂电,再到储能,新能源热门赛道经历了0到1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跨过1的关键时点,终于获得资本市场的一致认可和积极反馈。然而,制造端的投资机会,正在被充分挖掘。

2021-09-22

“水泥茅”海螺跨界

根据该公司中期票据发行方案显示,海螺水泥将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经济开发区、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等地建设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其中包括一条5GW高功率双玻组件生线,并配有两条 1400t/d玻璃基片生线及深加工生线

2022-11-16

2019上半年我国海外市场大放异彩

2019-07-30 10:16:50 中国贸易报编者按:7月25日召开的2019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以中国协会最新出炉的数据来,王勃华表示,2019上半年我国海外市场大放异彩

2019-07-30

曲靖现状 为何不远万里聚集曲靖?

2020-09-23 08:53:54 新闻   作者: 锐、吕东等  一、曲靖现状曲靖经开区绿色水电硅目前正迅猛发展,前景广阔,预计通过3至5年时间,形成单晶硅

2020-09-23

多晶硅料涨势不休 下游明显承压

8月以来,国内多晶硅不少装置仍在检修期,自7月份以来市场供应紧缩的现状就已经逐渐凸显,据相关统计,7月份量环比下降15-20%。

2020-08-19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减轻税费负担,降低非技术成本

2月15日,工信部发文表示,2021年全国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智能创新升级,行运行整体向好

2022-03-18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减轻税费负担,降低非技术成本

2月15日,工信部发文表示,2021年全国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智能创新升级,行运行整体向好

2022-03-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