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 耗时 37 ms

“新时代工业信息化发展”系列发布会开启 第一场聚焦“推动造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实根基”

今天是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主题是“推动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根基”。出席发布会的有:工业信息化部规划司王伟司长、姚珺副司长,科技司任爱光副司长,监测协调局王文远副局长。

2022-07-26

特高压与新能源,难兄难弟到比翼齐飞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还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措施的意见》,作为我国碳达峰、碳中“1+N”政策之一,其中要求:一方面,大力支持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

2022-02-18

扩张走向分拆,核电巨头阿海珐沉浮录

2015年,法国本土第一座EPR核电站弗拉芒维尔核电站,被发现钢锻件质量问题,在建的3号组不得不停工。营许久的1号、2号组也被迫停,法国当年只能德国进口电力 。

2019-06-19

市值1000亿到突破5000亿,“光伏新王”如何炼成

带领业走向平价上网之后,隆基还需要面对自身在营管理能力方面的压力。随着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碳达峰、碳中愿景的出台,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面临发展遇。

2021-10-11

光伏混战不休,谁能博弈中突围?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双碳”目标是最为确定的方向。而达成“碳中、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道路上,光伏成为最耀眼的主角之一。

2022-03-18

光伏混战不休,谁能博弈中突围?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双碳”目标是最为确定的方向。而达成“碳中、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道路上,光伏成为最耀眼的主角之一。

2022-03-07

新版监管来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何去何

输配电价监管系是基于“坚强智能电网”相关投资、营来设计的,随着电网企业的战略转型,近年来出现了诸多新兴业务,新版办法一方面更加细致、清晰地监管传统业务,另一方面也对新业态做出了相应判断。

2019-05-08

建设美丽中国 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绿色科技开始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改变发展模式,中国“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十九大报告更强调加快生态文明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系,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

2019-06-17

光储应用将“锦上添花”走向“不可或缺”

2020-02-28 10:15:35 新华财   作者: 徐曼  记者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获悉,尽管2019年我国储能产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上仍维持了稳步增长

2020-02-28

印度将可再生能源中获益巨大

博诺科尔对可再生能源地图模型的“健康共同利益”的研究表明了哪些国家能够能源转型中获益最多。

2020-11-04

国家发改委关于报送上半年中小企业非公有有关情况的通知

、有关协会:        按照国家发改委统一安排部署,为做好上半年形势分析工作,现就上半年中小企业非公有分析加强调研工作通知如下:     

2007-06-08

“车找桩”到“桩找车”,移动充电能否异军突起?

灵活、便利、、高效 力求解决不同场景下的充电痛点一直以来,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数量无法满足需求、排队充电耽误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使用验,同时也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2020-05-06

观察:走向碳中 中国火电如何转型?

中国宏观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5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一场论坛上指出,减碳不是要关闭火电组,而是减少火电的小时数。试想如果小时数减少一半,会是多么丰富的财富?

2021-09-07

欧阳明高: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氢能燃料电池

氢能燃料电池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因此,必须在大背景下看氢能,定位氢能。氢能是未来在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两个主要能源载之一,另一个是电能。当然,笔者认为电能还是能源主,氢能不可能超过电能。

2019-07-24

实现碳达峰碳中的关键举措: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许多国家明确了碳中的时间节点,英国等国家还通过立法予以明确。温室气减排已逐步成为各国的共同动,成为人类的一场“自救”动。

2021-02-26

步履光为:北方重镇走出来的光伏企业

为保障光伏产品质量,光为在产品造的各个环节进多道程管控,并且在组件生产过程中会进三次EL检测,除此之外每年光为都会邀请第三方的检测构为产线及产品做检测,确保生产设备产品可靠性。

2019-12-11

新修订的固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2020年9月起施

新修订的固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固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2020-04-30

科技部印发《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平稳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社会发展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当前复工复产平稳的支撑保障作用,科技部研究定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平稳的若干措施》。

无铅储能陶瓷:“小众”走向“大众”

能源“大热”说起上述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睿唯安联合发布。

2020-12-23

“互联网+”到“智能+”,新动能如何激活“老产业”

“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服务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不仅帮助企业平台变得更加智慧,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58集团CEO姚劲波代表表示。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