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人才内训 | 耗时 18 ms

机器工程技术员:让机器“吃”得更少 “干”得更多

  宽敞的物流仓库,数米高的货架之间,不见影,只见不同形态的机器来回穿梭。它们有的负责货箱的上下转移,有的负责将货箱搬运至工作站进行拣选,一切井然有序。

2023-06-29

柳东新区举行工作总结大会 交流培养引进和校企合作经验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昨日,柳东新区举行工作总结大会暨政校企联盟总结表彰大会,总结柳东新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为新一年的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念好“引”字诀 增强集聚力 ——聚焦我市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一

这是我市创新引思路、柔性引进高层次产业的一个缩影。

2021年第四季度广西供求分析报告出炉20类职位急需 客服专员缺口达3465

今报南宁讯(记者卢盈)1月24日,2021年第四季度广西供求分析报告出炉。第四季度,11125家用单位在广西网上招聘9.5万余,37.7万余求职。

中国学者研发双涡轮海浪能量转换器,最大收获功率达26.4兆瓦,五年或实现商业化 | 专访

双涡轮波能转换器的总体积只有 0.29m³,在波幅为 80mm、频率为 0.3Hz 的海浪激励条件下,当外部电负载电阻与发电机部电阻为 15.5 欧姆相匹配时,它的最大收获效率是 11.57%,最大收获功率是

2021-08-19

上半年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降逾五成,海外市场拉动效应明显下半年发展仍将提速

新兴市场,如越南在其国“630抢装”的拉动下,截止至2019年6月累计光伏装机达到4.3GW,也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

2019-07-25

飓芯科技率先实现氮化镓激光芯片产业化,填补国空白 柳产芯片亮相国际光电博览会

广西飓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飓芯科技)作为广西唯一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国第一条氮化镓激光芯片量产线企业参展。

柳州2024—2025年度急需紧缺专业目录发布 推动链产业链有效衔接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 通讯员冼婷婷)4月26日,柳州市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发布《柳州市2024—2025年度急需紧缺专业目录》。

“多面手”呵护百姓健康 ——记市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培养高素质的全科,能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缓解社会经济压力。这正是市民医院开设全科医学科的初衷。

柳州新政2.0版力保安居乐业全方位厚待各路英

新政2.0版有20条措施,分为加大集聚培养、升级要素保障、深化产融合发展、营造最优生态4个部分,既保留了原来执行较好的政策容,又增加了不少具有较大突破性的创新举措。

当好“健康守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是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医学毕业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

线下与硕博洽谈全力招引智 服务经济建设

日报消息(通讯员覃珊娜)6月30日,柳州硕博“点对点”专项引线下洽谈会在广西(柳州)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6名硕士、博士来柳与25家优质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洽谈。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与专业技术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

,各中央企业事部门:为打通高技能与专业技术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培养,在总结工程技术领域试点工作基础上,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与专业技术职业发展贯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今年柳州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力争突破60亿元 | 园区企业抱团发展,加快培养专业

那时,“时风”牌花布、“海燕”“花篮”牌针织汗衫、“金凤”牌毛巾等纺织服装品牌均闻名国,纺织行业产值曾占到柳州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

今年柳州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力争突破60亿元园区 企业报团发展 加快培养专业

那时,“时风”牌花布、“海燕”“花篮”牌针织汗衫、“金凤”牌毛巾等纺织服装品牌均闻名国,纺织行业产值曾占到柳州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

郑俊康吴炜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工作部署会上强调努力打造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市委书记郑俊康、市长吴炜在会上强调,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奋力打造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关于辽宁某风电场“5.20”身触电死亡事故的快报

现将事故简要情况予以快报,要求各单位深刻汲取教,举一反三,狠抓安全规程制度完善落实,严格两票三制执行,严肃查处各种违章,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决杜绝身事故发生。

2021-07-16

柳州市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十条措施的通知

企业部调查、审批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四、加强企业税务服务工作。一是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从2019年4月1日起,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进口货物,税率由16%调整为13%。

念好“育”字诀 提升竞争力 ——聚焦我市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二

李平武是我市62.3万名技能之一,他的成长是我市坚持走自主培养之路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着力培育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工程师和工匠,提升竞争力,凝聚力量。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培养使用的具体举措》的通知

,拓宽青年科技成长空间,支持青年科技“挑大梁”“当主角”,提出如下具体举措。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