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京津冀地区动力电池回 | 耗时 38 ms

利用汗液的柔性生物燃料问世

图片来自网络美欧国际研究团队最近开发出一种独特的可贴在皮肤上的新型柔性可伸展器件,其能通过改变汗液中的化合物产生能,可持续点亮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堪称一种生物燃料

2019-09-27

德国投资400亿欧元助退煤结构转变

经过充分酝酿,德国基本达成了逐步减少,并到2038年完全停止燃煤发的共识。由此带来了一个难题,靠煤而生的褐煤矿将面临艰难的结构调整。

2019-09-04

韩国开始建设全球最大的氢燃料

,它已经开始Daesan二级氢燃料的开发工作。

2019-08-07

国家投启绿未来大数据及智能创新大赛

2019-08-30 10:28:28 中国新闻网8月28日,2019年“绿未来”国家投大数据及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启会在举行。

2019-08-30

专注品质提升,探寻骆驼蓄“长寿”的秘诀

而蓄作为汽车的“心脏起搏器”,与汽车能否正常启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在好奇,为什么有的蓄可以用很久,有的却很容易损坏?骆驼蓄“长寿”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2019-12-24

印尼计划发展锂产业

2020-07-08 11:22:00 中国能源报   作者: 穆紫  据外媒报道,印尼海事与投资统筹部长鲁胡特·班查伊丹日前表示,印尼当前正积极发展锂产业,预计将于2024

2020-07-08

国网金昌供公司举办“送万福 进万家”春联送福活

在农历牛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感谢广大干部员工一年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的积极努和奉献,同时热烈祝贺公司2020年“两会”胜利召开,2月4日,国网金昌供公司工会组织书法爱好者在计量楼开展“送万福进万家

2021-02-08

我国光伏发量与产品出口量大增,美国斥巨资意图追赶?

7月21日,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我国今年前6个月新增光伏发量近31GW,同比增长137%。

2022-08-02

锂氧研发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

其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在锂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设计出的高分子解液能够将锂氧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将推锂氧作为储能器件的实际应用。

2023-05-05

只进一扇门 能办所有事北部生态新整合服务窗口提升服务效率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到政府部门办事程序多、时间长、要来跑,这些一直是困扰企业和群众的痛点。

价值不输稀土 锂离子资源"全球争夺战"正在升温

外媒称,近日,为锂离子开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吉野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种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纯汽车(EV)和蓄等,全球的需求正在扩大。锂离子需求增长正在给原材料领域带来新的商机。

2019-10-17

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较大 垃圾焚烧项目域差异性凸显

垃圾焚烧发作为生物质发的一种,目前装机占生物质发装机比重已经过半,从域分布来看,垃圾焚烧发项目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南

2020-03-19

全固态空间荷层微观机理揭示

【最新发现与创新】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团队通过球差校正镜的原子尺度观测,研究了空间荷层对全固态锂中离子传输的影响,并发现这一现象的微观机理和过往几十年的认知截然不同。

2023-03-31

福建两个500千伏输变工程提前30天开工

这两个项目不仅是国家网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也是福建省重点项目,将进一步提高福建网供和安全可靠性,带上下游产业全面复工复产。

2020-06-01

重庆市启空气污染应对工作预警

其中,主城都市西北部(合川、铜梁、璧山)、主城都市西南部(江、永川、南川、荣昌)、渝东北片(梁平、万州)有小时重度污染风险,主城都市中心城有中度污染风险,渝东南片有轻度至中度污染风险

2022-01-07

法国:氢飞机计划提上日程 2035年起飞

实现这一目标的一大障碍是如何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提高燃料的能量密度,从而为飞机提供足够的。另一个障碍是解决飞机上氢储存的安全问题。

2020-06-16

中石化首次公开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2040年左右光伏成为第一大

12月28日,中国石化在北正式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公开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相关成果。

2023-01-30

瞄准泛在物联网,华为助国网建设一流配

因可实现设备间的即插即用、互联互通,对各类采集数据进行本化综合分析与智能决策,有支撑停故障研判、配设备状态管控、汽车充有序控制、客户优质服务等业务需求,满足综合能源服务要求,受到用户广泛欢迎

2019-04-09

四川成都首个增量配试点项目启

仪式上,成都蓉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与国网成都市青白江供公司签署了供划转协议,并与园企业代表华鼎国联四川有限公司签署了青白江欧洲产业城增量配项目首个供用合同

2020-12-04

经济观察:走向碳中和 中国火如何转型?

中国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表示,中国能源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占比高达88%左右,其中,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量的四成。

2021-09-0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