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产能 | 耗时 31 ms

深化业园区改革 加快构建现代化业体系

围绕“新兴业壮大工程”抓招商、抓落地,培育发展智终端及机器人、新源、新材料等新兴业,形成新质生力在专业特色园区集聚发展良好态势。三是着力推动园区扩量提质。

助力业发展

晚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蚕茧量、值双提升,积极探索桑蚕“种养分离”新模式,不断提高种桑养蚕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助力桑蚕业高质量发展。

电池业快速发展

“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新质生力,电芯的储、循环充放电、安全性显著提升,量密度已达到400瓦时/千克,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该企业财务总监李雪林向记者介绍。

丰富品类型 扩大海外市场 柳州新源汽车一季度出口保持高增长态势

柳州新源汽车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为更好地护航柳州新源汽车扬帆出海,柳州海关积极优化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水泥玻璃行业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水泥玻璃行业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的通知工信部原〔2024〕2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现将《水泥玻璃行业置换实施办法(2024

张晓钦在柳州市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工作会上强调 大力推动汽车业转型升级 加快打造国际新源汽车业高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动汽车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国际新源汽车业高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作出更大贡献。市长张壮主持会议并讲话。

向“新”而行 业跃升

华霆电池包生现场。“散热器让冰冷的设备增加为万物赋的底气。”

《关于推进重点业知识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解读

,推进业链知识权高效转化和协同运用,加快科技成果的业化落地,不断扩大业规模和效益,在培育发展新质生力过程中形成新动、新优势。

“龙行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在南宁签署 深化央地合作加快打造新源核心品群

蓝天立欢迎杨青率队来桂参加2024中国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并商谈合作。他说,近年来广西新源与智网联汽车业加速发展,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的全业生态逐渐成型。

原油生大国青睐柳州新源汽车 东风柳汽借力数字贸易深耕伊拉克市场

等待发运的新源汽车。5月17日,在东风柳汽柳东乘用车基地的成品库中心,首批50辆崭新的新源汽车依次被装进货车,随即出发前往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

念好业发展“新字诀”

“我们连续实现快速增长,今年1-6月值同比实现翻番。”近日,记者随市实体经济调研服务组走进北部生态新区,来到柳州华霆新源技术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表示。

超过去年全年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20日,记者从广西汽车集团所属的五菱柳机获悉,今年1月至9月,该公司缸盖毛坯量达61万件,超过去年全年量,同比增长60%。

政策加码 带动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在我市不断显现,不仅激发了消费者购车热情,推动柳源汽车销,汽车回收行业也迎来风口。掀起换车潮“以旧换新不仅有国家补贴,还享受厂家补贴和置换政策。”

源汽车和机器人拉动经济增长 ——感受一季度我市重点业和企业的发展脉动

近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汽车、钢铁、化工、食品、智装备及机器人、新业拉动全市值同比增长8.3个百分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征集先进计算赋新质生力典型应用案例的通知

,加快推进先进计算技术在新质生力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挖掘和推广先进计算技术在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推动先进计算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现组织开展先进计算赋新质生力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工作

强工业 兴业 促发展

创新合作模式 赋业发展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韩德鸿为积极响应国家新源战略号召,2023年,自治区政府、市政府携手上汽集团及上汽通用五菱,共同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建设,推动业链与创新链的良性双循环发展格局

晶联光电年500吨ITO靶材项目投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7月6日,晶联光电年500吨ITO靶材项目投仪式在位于阳和工业新区燕山东路的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厂房举行。

强化业就业政策性帮扶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

、就业、政策性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业,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制造更智慧 生上云端

这些高效的“新工人”,不仅大幅提升了生效率,更严格保证了生的卫生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这家企业也在此次被评选为广西智工厂示范企业。

关于征集2024年度广西工业节降碳工艺、技术、装备 (品)和工程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通知

、科研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区直企业:为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先进节降碳工艺、技术、装备(品)研发和应用推广,降低工业行业耗和碳排放强度,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降碳综合服务力,特面向全社会征集工业领域先进适用节降碳工艺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