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产业爆发增长 | 耗时 29 ms

汽车销两旺

晚报讯 当前,车市迎来“金九银十”季,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我市汽车呈现销两旺的势头。昨日,记者从上汽通用五菱获悉,该企8月销量创今年新高,达13.2万辆,同比95.5%。

柳政规〔2025〕1号关于印《柳州市2025年一季度推动工政策措施》的通知

,全力推动传统转型升级、新兴培育壮大、优势巩固提升,加快推进新型工化、展新质生力、建设制造强市,确保实现一季度柳州市工经济实现“开门红”,力争实现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值同比8.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广西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园区,是指经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以展制造和生性服务为主的特定区域,包括经济(技术)开区、高新技术区、工园(区、集中区、示范园区)、园(区、示范区

壮大新兴 勇闯新的赛道

在柳州这片工沃土上,柳东新区赓续工初心、聚焦主责主,阔步走在园区改革、推动工高质量展的大道上,锚定推进传统升级、新兴壮大、未来培育这条新赛道。

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关于印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经济稳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推动汽车和铝融合展,构建集群协同生态,降低链供应链成本。力争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值同比10%以上。

和信息化部关于2024年度中小企特色集群名单的通告

工信部企函〔2024〕267号按照《促进中小企特色集群展暂行办法》(工信部企〔2022〕119号)和《工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24年度中小企特色集群的通知》(工信厅企函〔

全力以赴抓抓工展 持续巩固和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按照2025年二季度全区经济展调度会部署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分分计较、分秒必争,全力以赴抓、抓工、抓展,持续巩固和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制造、科学技术服务等行如何享受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一文带你了解

今天带你了解:制造、科学技术服务等行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政策类型】行性政策【涉及税种】值税【优惠内容】加大“制造”“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按月全额退还值税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制造等行

强基层 促 谋幸福

抓基层治理促展学习是进步的阶梯。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体系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展之路

座谈会上,市张壮介绍柳州推进新型工化、因地制宜展新质生力情况,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副厅柯梅介绍自治区支持柳州工高质量展等情况。

赋能蓄势 攀“高”向“新” ——鹿寨工跑出“加速度”观察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鹿寨县规模以上工值完成86亿元,同比7.5%。其中,6月单月完成14.8亿元,同比速提升至9.1%,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工的底气,源自重点企的满负荷运转。

将税费红利转化为企展动力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通讯员韦剑)9月18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税务局获悉,我市建立重点出口企对口直联制度,帮助企用好税费红利,为新能源汽车活力、添动力。

全市民营企“法治护航 柳品出海”经验交流活动举行 主动嵌入向海链条 培育外贸新

7月31日,全市民营企“法治护航 柳品出海”经验交流暨新时代民营企家法治素养交流活动举行。近80名民营企家和有关部门领导齐聚一堂,围绕“法治护航 柳品出海”主题,谈经验、话思路,提建议、谋未来。

超过去年全年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20日,记者从广西汽车集团所属的五菱柳机获悉,今年1月至9月,该公司缸盖毛坯量达61万件,超过去年全年量,同比60%。

智能化助力企销两旺

近日,记者在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看到,燃油和纯电动装载机部件分列于两条生线上,在智能化设备的助力下,两条生线同时作,一天能完成100台装载机组装。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统优势食品区和地方特色食品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统优势食品区和地方特色食品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消费〔2024〕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建设兵团工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传统优势食品区和地方特色食品是我国食品工重要展载体和关键引擎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柳州市市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柳州市市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柳州市市质量奖管理办法》印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提升链水平 强企竞争力

“为了实现打造国家级汽车车架单项冠军企的目标,我们团队自主集成调试了公司第二条热气胀生线,有助于解决首条超高强度钢管热气胀成型生线能不足的问题。”

《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经济稳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

2025年二季度,工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稳存在较大压力。因此,有必要加力出台工政策措施,提振企信心,持续巩固工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