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产业园 | 耗时 16 ms

跨界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汽车协会来柳,与东风柳汽围绕“龙行工程”战略落地与新能源物流生态体系建设共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2025-04-15

关于遴选柳州市中小企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的公告

四、项目概况为贯彻落实《柳州市中小企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柳政办〔2025〕3号)、《柳州市中小企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柳工信规〔2025〕1号)等文件要求,以服务柳州市中小企数字化转型为总体目标

我市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智改数转”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昨日,柳州市人工智能(AI)赋能传统转型升级大会召开。

关于开展 “一月一链”中小企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的通知

(二)链关键节点中小企。在制造重点链上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品、强化链配套能力(统称“三新一强”)的中小企。(三)其他重点中小企群体。

关于公开遴选柳州市第十九届“中小企服务月”优质中小企梯度培育服务机构的公告

柳 州 市 中 小 企 服 务 中 心关于公开遴选柳州市第十九届“中小企服务月”优质中小企梯度培育服务机构的公告各有关单位:为鼓励和引导柳州市中小企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促进我市中小企高质量发展

2025-04-25

柳州市人工智能赋能无人驾驶场景展示会举行 发放广西首批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 谭丕创张壮出席活动并为企发放牌照

谭丕创、张壮实地参观参会企品的动态展示,与企负责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各品性能、研发及应用场景开发等情况,希望参会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深度融合,紧紧抓住拓展应用场景和构建集群两大关键

“人工智能+” 柳州这样加——关注我市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深度融合

4月27日,市工和信息化局编制了《柳州市“人工智能+制造”暨中小企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包括“链式”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汽车链、机械链、食品链等方面的55个案例,不仅展现了我市在

技术创新助力我市汽车<em>产</em><em>业</em>冲刺四季度

技术创新助力我市汽车冲刺四季度

在我市一家汽车零部件企,工人在生线上忙碌着。近日,在位于柳东新区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精益智造岛式工厂里,机器人挥舞着臂膀,半成品汽车穿梭在工厂中,被一步步组装成新车。

云领商翼 智创未来 鹿寨工商联携手柳州电信共助中小企数字化转型

10月22日上午,“云领商翼,智创未来”2025年鹿寨县工商联合会携手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助力中小企数字化转型交流活动在柳州电信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举行。

我市两个项目获评广西工 助力工文化传承和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公布第二批广西工认定名单,柳州拖拉机厂和原柳州机械厂招待所获评第二批广西工。柳州拖拉机厂是上汽通用五菱前身。

柳州港官塘作<em>业</em>区首条直航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航线开通  助力柳州货物“通江达海”

柳州港官塘作区首条直航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航线开通 助力柳州货物“通江达海”

忙碌的柳州港官塘作区。9月12日,柳州港官塘作区内一派繁忙景象,吊装设备正有条不紊地将集装箱吊运至“贵港华海2020”货船上。

以工化理念谋划农化思维发展农 全力以赴推动全市农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部署新要求,按照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以工化理念谋划农,以化思维发展农,促进农村一二三融合发展,全力以赴推动全市农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em>产</em>全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智”为笔推动<em>产</em><em>业</em>升级观察

“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全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智”为笔推动升级观察

目前,在柳钢的钢铁生一线,已有数百台四足机器人、工机器人逐步替换“3D岗位”(风险大、环境差、操作难的岗位),既保安全又提效率。“AI+数据”带来了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全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智”为笔推动升级观察

目前,在柳钢的钢铁生一线,已有数百台四足机器人、工机器人逐步替换“3D岗位”(风险大、环境差、操作难的岗位),既保安全又提效率。“AI+数据”带来了效率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加速奔跑 新矩阵加快形成

“一”代表按国家级实验室标准建设的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二”是构建纯电、混动双百万辆品群;“五”是依托品规模优势和技术成果转化,打造能源系统、智慧电驱、电机电控、智能移动机器人、商创新五个百亿级自主集群

多市联动构建两个协作发展带 ——聚焦广西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行动计划给柳州带来的机遇

其中提到,推动柳州、梧州、贺州、钦州、防城港、崇左等市差异化发展特色细分,通过多市联动、错位布局、协同配套,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同高效的东中部承接转移带和跨境协作带。

支持小微企

小微企是扩大就、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我市调整工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贴合实际需求 助推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7月9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我市近日对工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进行调整,优化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车位配比等管控指标,更好适应转型升级需求、服务和助推发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关于健全创支持体系提升创质量的意见

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和未来,加快开发特色培训项目,创新“技能+创”“劳务品牌+创”等培训模式,提升创者能力素质。

金融支持新型工化,七部门联合发文提出18项举措!

需求为导向,完善期货品体系,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三、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体系(四)优化传统制造金融服务,推动转型升级。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