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产业变革 | 耗时 24 ms

柳州外贸企备案和原地备案“两证合一”一口受理一次审核一次备案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通讯员余熠)10月15日起,柳州海关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地企备案实施“两证合一”。

国家发展改委发布物流制造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案例名单我市两企入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枳伽)近日,国家发展改委发布了物流制造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案例名单,包括典型案例50个、入围案例60个。我市上汽通用五菱、柳钢物流公司2家企入选典型案例。

关于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的思考

再加上新能源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和数字化技术对于能源的快速渗透,“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将面临全新的形式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简化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以激活社会资本投资的热情,共同推动整个跨越式发展

2020-11-09

宁夏清洁能源发展推进会召开

2020-09-15 09:05:55 宁夏新闻网   作者: 赵婷婷  9月14日,全区清洁能源发展推进会在银川市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当前清洁能源一体化配套发展形势

2020-09-15

我国核燃料加速转轨智能化

2020-04-30 08:41:06 互联网在传统制造纷纷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伴随我国核事起步发展的核燃料正在转轨智能化。

2020-04-30

关于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适时调整经开区发展定位,编制全景图,结合特点扎实推进经开区建设,实现经开区集聚发展。

工信部介绍工互联网“成绩单”

资本市场对工互联网推动作用显著。截至2023年5月底,工互联网上市企总数已经接近280家,科创板、创板是工互联网上市企的主要集聚地。  

2023-06-21

江苏三官殿电站一号主扩容投运

2020-04-22 13:14:55 江海晚报日前,南通三官殿500千伏电站增容工程一号主扩容结束并成功启动投运。

2020-04-22

中国逆器制造即将开启新的“黄金十年”

随着我国的光伏制造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周期,与全球市占率已经超过70%的组件上下游链不同的是,中国光伏逆器制造在市占率开拓上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01-20

核心规模超4000亿元、企数量逾3000家!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智能规模持续壮大。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数量超过3000家,初步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链。  

2022-08-17

山东烟台220千伏观星站输电工程建成投

10月31日10点30分两台主送电成功,220千伏观星站输电工程正式建成投运。

2020-11-04

新能源:促成人类文明史上最根本的转

[1]科技行的颠覆性融合,从开始就在彻底改全球生方式,开启突破的可能性,也带来文明崩溃的风险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关键技术的融合将彻底颠覆信息、能源、食品、运输和材料这五个基础行,也是全球经济的支柱

2020-12-21

助力“双碳”光伏大有可为

2021-07-26 09:30:20 科技日报   作者: 赵超 陈键  “‘3060目标’的提出,需要从根本上改品、基础设施和基础工的排碳过程。

2021-07-26

发力氢能 青岛“抢跑”新能源

站上新时代新的风口,直面当今时代能源替代、新技术演进,各种力量交叉融合所引发的新一轮科技命和,青岛如何抢抓机遇?

2019-09-25

图解 | 文字解读《关于推动能源电子发展的指导意见》

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需求融合的不断深化,继蒸汽机和煤炭、内燃机和石油、电子计算机和核能之后,成为新一轮工命的重要标识,并催生以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品、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为主要领域的能源电子

六问+一图,读懂《关于推动能源电子发展的指导意见》

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需求融合的不断深化,继蒸汽机和煤炭、内燃机和石油、电子计算机和核能之后,成为新一轮工命的重要标识,并催生以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品、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为主要领域的能源电子

这批生态环境领域相关的人事动,说明了什么?

从生态环境部门的人事动来看,最近国家部委及其所属单位与地方党政部门人员交流频繁。

2020-12-07

煤电沙龙第七期 | 煤电发展与气候化的约束

2019年,中国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4亿吨,占世界总量的30%左右,其中煤电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4%。

2020-07-22

当储能遭遇“黑天鹅”

,由中关村储能技术联盟(简称储能联盟)编写的《储能研究白皮书2020》(简称白皮书)发布。

2020-06-10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精神,进一步发挥职称制度在专技术人才选拔培养中的导向作用,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