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产业变革 | 耗时 23 ms

建立动力电池行“车规级标准”刻不容缓

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高度肯定了蜂巢能源率先践行“车规级标准”的意义,并呼吁相关主管机构尽快启动建立车规级动力电池标准的项目,同时号召链相关企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车规级标准的建立

2019-12-18

生物质第一股*ST凯迪拟5000万出售旗下资

*ST凯迪称,此次资出售是为了实现公司资价值最大化,切实解决员工工资、社保等问题,稳定员工队伍,维持公司日常运转,确保公司司法重整能够推进。

2020-01-03

警惕新能源发电企套现,将“垃圾”抛给国企兜底

2020-12-18 08:48:30 木头视点自2010年起,我国新能源开始发力,尤其是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在政策的鼓励下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

2020-12-18

内人士指出三点原因

内人士分析称,虽然直接诱因是极端天气,但美国电力设施老旧以及整体的电力系统运行机制不足也难辞其咎。首先,当地电网设施老旧。

2021-02-18

《柳州市加快推动工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一、制定文件的背景及重要性工互联网是工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石,对工发展生全方位、深层次、命性影响。

千亿级垃圾发电提速 上海环境等公司将新建项目

2019-11-28 11:22:46 界面   作者: 徐宁  垃圾处理行快速发展,多家环保企投资垃圾焚烧处置项目。

2019-11-28

王永超赴柳州市开展工稳增长调研

近日,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永超赴柳州市调研,了解企经营、行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厅属院校发展、安全生等情况。

柳州市中小工闲置生设备、厂房租售信息汇总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柳州市中小工闲置生设备、厂房租售信息汇总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信息来源:由柳州市中小企服务中心促进科收集、信息科整理发布     &

光储融合 全面智能 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千行百迈入低碳新时代

第十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中国(山东)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2022-08-16

关于印发《柳州市战略性新兴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城区工管理部门、园区管委会:     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的意见》(柳政发〔2013〕46号)要求,为加快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基地建设

2014-02-13

畅通“大动脉” 疏通“微循环”——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我们的厂房基建已经完成,预计5月份实现投,今年年底就能达到预计能目标。”

国网黑龙江建三江电公司电力设施保护措施到位

建三江电公司有现供电线路1.36万千米,配电压器2.9万台,是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下属供电公司供电线路最长、配电压器数量最多的供电公司。

2020-03-25

柳州国有企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活动启动 32家企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组建“柳州市国有企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旨在不断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的生动实践,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企发展各项工作的有效融合、共同发展。

关于印发《“工母机+”百行万企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母机+”百行万企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厅通装〔2024〕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建设兵团工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重点企,有关单位

光伏行掀起“80后风暴”

光伏巨头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威股份,600438.SH)近日的一则人事动,引发了界的广泛关注。

2019-05-10

物流装备加速崛起

庞大的市场、海量的务、极高的时效,离不开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装备的助力。截至今年6月底,行全自动分拣中心超过400个。  作为服务,快递如何带动上游制造发展?二、三间擦出了怎样的火花?

2022-09-14

中环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60%-188% 双链龙头气质凸显

资料显示,中环股份专注于硅材料及其延伸六十年,具有深刻的技术积淀,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环股份致力于半导体和新能源两大

2021-07-26

搞研发 政府给奖补——我市投入7200多万元助力企技术创新助推工高质量发展

从获得奖补资金企分布看,上通五、柳汽、柳钢、柳工、五菱有限公司等支柱龙头企创新投入大,获取的奖补额度大,其中,上通五得到800万元的满额奖补;东风柳汽得到了500万元的满额基础奖补奖,突出了龙头企的带动地位与作用以及对瞪羚企

关于印发《广西加强企研发机构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强化企主体鼓励企结合自身特点,遵循企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按照“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投入、有成果、有转化”的标准,自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