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云南单位无证排放污染 | 耗时 22 ms

还在偷环境将要承担惩罚性赔偿

明年,环境的代价将进一步提高。民法典第1232条、1234条、1235条进一步明确了环境的后果,并加重了对环境的惩罚。近日,记者采访了芦淞区检察院民行科检察官助理刘寰宇,对此进行解读。

2020-07-08

北京夏秋两季基本消除PM2.5重

浓度“高北低”差距减小据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2020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2.5等四项主要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30+”水平,同比下降

2021-01-05

江苏徐州基本实现112个行业许可全覆盖

将被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实行许可分类管理《条例》规定,应当申请取得许可,未取得许可的,不得物。

2021-03-22

《青海西宁市机动车防治管理办法》实施

西宁市政府根据大气环境质量防治需要和机动车程度,确定禁止高机动车行驶的区域、时段,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

2020-06-02

生态环境部就废铅蓄电池处理控制技术规范及危废审查和许可指答记者问

《指》为首次发布,用于指导和规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从事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申请许可的审查和许可工作。

2020-05-26

天津宁河区完成固定许可全覆盖

2020-07-27 11:22:49 中国环境报   作者: 任效良 齐虹  天津市宁河区在全市16个行政区中率先完成固定许可工作。

2020-07-27

山东济宁市2020年8月份防治督查启动

各类扬尘源管控情况现场督查各类施工工地、各类物料堆场、停车场、物流园区、工业企业内部场地扬尘管控措施是否落实到,重点检查露天非煤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和砂石加工企业等是否满足行业导则要求。

2020-08-14

湖北十堰城区整治扬尘 守护蓝天白

,加大扬尘执法力度,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2021-06-15

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解读

基于此需求,2016年1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下达了《关于开展场地修复行业技术和产品标准制订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的编制任务。

2020-09-15

水电十四局承建的剑川县甸水处理厂首栋建筑物结构封顶

2020-10-15 12:37:40 水电十四局   作者: 赵海波 尹顾晨  10月8日,随着最后一仓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水电十四局承建的省剑川县甸水处理厂土建工程首个生化池结构封顶

2020-10-15

研究显示中国火电量大幅下降

截至2017年底,所有类型火电机组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量大幅下降。

2019-10-09

山西地方标准《燃煤电厂大气标准》修订为强制性标准

2019-11-28 11:22:24 环保在线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日前联合发布了《燃煤电厂大气标准》(DB14/1703-2019)(简称“标准”),据了解,这是

2019-11-28

四川首次针对农村地区制订水标准

这是四川首次针对农村地区制订水标准。

2020-04-29

安徽暂停淮北、淮、池州市新增重点大气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尤其是淮北市PM2.5年均浓度绝对值居全省第一,连续三年未完成年度目标;淮市PM2.5年均浓度绝对值居全省第二,且较2018年同比不降反升的情况,安徽省决定暂停该三市的新增重点大气总量审批工作

2020-02-28

川内钢铁企业实现特别限值或将提前

会上,四川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凌扬处长讲解了大气物特别限值。他说,今年3月,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四川省特别标准,除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和攀枝花市以外的15市77区县均规定了执行时间。

2020-05-22

海口开展老旧车提前淘汰和治理财政补贴

(第三批)的通知》(琼财资环〔2020〕537号)中关于中老旧车淘汰和治理补贴资金分配表的安,该局决定开展2020年老旧车提前淘汰和治理补贴工作。

2020-07-24

上半年北京四项大气主要物齐降

京津冀三地协同立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防治条例》5月1日正式实施,8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区域联动、部门协作进一步加强,重点查处逾期未复检合格又上路行驶违法行为;4.2万辆重型柴油车实施在线监控

2020-07-23

土壤防治法执法检查:企业主体责任成重点内容之一

作为济市土壤重点监管,济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土壤防治法,定期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针对各种有可能造成土壤的风险,积极采取防渗防腐措施,有效防止土壤

2020-09-28

研究实大气物加速冰川消融

过去10多年,康世昌团队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合作,基于野外考察和长期定观测,建立了覆盖第三极及周边高山区的大气物和冰冻圈变化协同观测研究网络

2019-08-0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