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环环相扣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是如何“炼”成的?培育良种:做大“绿色家底”助力产业发展杉木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成员”,在我市“落地生根”。
业内专家表示,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热能,具有清洁、高效、稳定、安全等优势,在治理雾霾、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尤其在供暖领域,地热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9月3日,柳工叉车有限公司报关员通过登录“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为出口马来西亚的柳产叉车办理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
截至目前,已在德州推广应用地热供暖总面积达1330万平方米,地热开采总量每年约为4000万立方米,为德州13.3万居民提供清洁地热供暖,对进一步改善当地冬季供暖期大气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能源结构等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日报消息(通讯员凌诗、覃韵)5月13日,广西四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酸笋、酸豆角加工(麻竹、豆角种植基地)厂房项目动工仪式在社冲乡洛文村大冲岭举行。
大力发展地热及热泵、太阳能、储能蓄热等清洁供热模式,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达到10%以上。地热及热泵在北京市清洁供热模式上作用凸显。借力打力,顺势而为。
今年1—5月,柳州市贸促会共为企业办理各类商事认证文件1871件,同比上升23.27%,为企业预防与应对海外多元解纷知识产权的纠纷提供认证支持;搜集并发布《广西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服务指南》、各类对华经贸摩擦
这3个项目将在今明两年陆续竣工,建成后总计供暖面积达36万平方米,能够替代燃煤约4500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万吨、氮氧化物排放6.66吨。这种新型地源热泵是怎么抽取热量,为居民供暖的呢?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广西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的通知桂科发〔2024〕30号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我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管理办法
在6月26日举行的柳州市第二届农民工创业大赛暨第十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韦荣海负责的“融安金桔深加工技术——解决金桔保存难题增强农户信心”项目荣获乡村振兴组一等奖,这是他首次参加创业大赛。
2020-09-08 09:21:33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 袁成亮 9月7日,来自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消息,作为地方标准的《黑龙江省地热能供暖系统技术规程
论坛以“因地制宜 科学施策 集成创新 有效实施”为主题,紧扣《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展开。
卢长华介绍,近年来,德州市科学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行“以灌定采、采灌结合”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目前全市地热清洁取暖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广西,推进科创飞地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提升各类优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等5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促进广西科创飞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地源热泵产业联盟理事一届七次工作会议召开2020-01-15 09:50:31 地热能资讯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1月10日,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理事第一届第七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村民在整理竹笋。日报消息(通讯员韦盛选、陈志报道摄影)眼下,鹿寨县拉沟乡的麻竹笋迎来丰收,陆续上市。拉沟乡生态环境好,种植的麻竹笋鲜脆、味美,深受市民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科创飞地包括:(一)研发类。广西企事业单位到区外创新资源集聚地区,以就地吸引外部科研、创新资源为广西服务为目标,设立的实验室、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二)孵化类。
2020-10-22 11:09: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近几年我市大力推动地热能供暖建设,这一清洁取暖方式在我市快速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5月29日,市委常委、秘书长高贤斌率队采取随机暗访的形式,对柳南区创城点位进行实地调研指导,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解决居民的难点、堵点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等规定,坚持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探索在科技资源富集区建设合作载体,推动科研成果和项目来广西落地转化,破解广西高端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等难题,自治区科技厅制定了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