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为“碳达峰”拼了!大 | 耗时 29 ms

东方日升出席华夏双能源发展高论坛,解析光伏产业新形势

1月10日,由《华夏时报》主办的“双新赛道能源新机遇”暨华夏双能源发展高论坛在上海举行。

2022-01-14

正在成春城的新名片

 业内人士认,无论在技术先进性、建设模式,还是节能降效果方面,昆明市行政中心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都树立行业标杆。阳光绿电正在成春城的一张新名片。

2022-12-16

区工业园区助力企业绿色低发展 “移动供热车”正式上岗

在用户企业进行放汽作业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罗茜茜报道摄影)9月12日,一辆辆满载蒸汽的移动供热车缓缓驶入鱼区工业园区一家制药企业,解决企业用热需求。

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推柳州高质量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出席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2025-02-25

我国市场一经启动就将全球最

据测算,首批市场覆盖企业的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意味着我国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市场。”

2021-07-15

我市召开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 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会议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近期全区、全市安全防范工作批示精神并部署相关工作,柳州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长时电池储能系统可以美国提供更多值容量

其调查报告表示,美国约有装机容量70GW值容量(总容量约261GW)可由4小时、6小时和8小时的储能系统供电。

2019-07-15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交易市场规模预计将3000亿元

2日至7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京举办,在其间举办的中和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立会上,张少刚表示,去年,中国作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2060年前实现中和的承诺

2021-09-06

柳州多家上市企业发布最新业绩 柳钢股份扭亏盈 柳工营收净利双增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30日,柳钢股份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称,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7.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9亿元,利润同比扭亏盈,各主要财务指标均优于上年同期

聚焦国家“双”新战略 ESIE2021盛开幕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认,储能技术被认是能源革命核心技术和战略必争领域,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和的目标,发展规模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发展储能技术将可以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质量与并网率

2021-07-12
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 全产业链销售收入<em>为</em>382.4亿元 同比增长7.6%

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 全产业链销售收入382.4亿元 同比增长7.6%

全媒体记者 黄蕊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解到,今年1月至6月,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382.4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实体店营业额182.44亿元。

研究认储能系统运营成本将低于值发电厂

(LCOE)150美元/MWh的基准。

2020-05-09

涨知识什么说生物质能是“零”能源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源。据计算,生物质储存的能量比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2倍。

2021-08-10

区举行创新创业

今报柳州讯(记者王剑)8月6日,以“科技创新,成就业”主题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赛广西赛区柳州市选拔赛,暨2021年鱼区创新创业赛,在洛维工业集中区的祥兴科技楼成功举办。

捕集与利用技术的排放捕获

多数捕集与利用(CCU)技术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并将其用于其他减排过程。而一项近日发表于One Earth的新研究发现,多数CCU排放的比它们捕获的要多。

2022-02-28

浮动“发电厂”建设,二氧化燃料?

目前,一个来自瑞士和挪威的研究团队已经迈出步:该团队提出以二氧化燃料生产甲醇,二氧化在该过程中充当能源,而不是简单的化石燃料衍生物。

2019-06-11

助力“四百亿”产业提速发展

招商考察活动成果喜人,签约项目2个,初步成投资意向项目3个,主要涉及食品、生物医药产业,预计项目落地产后年产值超20亿元,助力柳城县精细化工、木材加工、食品医药、金属精深加工“四百亿”产业提速发展

2025-03-07

我市新增国际标准注册专家2名 目前全市该类专家总数18名,数量在广西位居前列

目前全市该类专家总数18名,数量在广西位居前列,柳州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