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厅原函〔2024〕473号根据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安排,现组织开展2024年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资格审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范围资格申报企业应为生产制造《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该方案指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重点城市创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氢设施建设,到2022年新建200个加氢站,重点建设广州—深圳、广州—珠海氢能运输走廊,规划建设沿海经济带氢能高速运输走廊
2019-09-17 08:23:10 湖北日报9月11日获悉,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的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国内首个氢油、储油产品标准,将统一全国氢能源行业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弥补业内空白。
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生产的氢气约占全球氢气总产量的5%,这类氢气被称为绿氢。由于成本、技术等原因,全球的绿氢生产都难以实现商业化开发,化石能源制氢项目则已实现商业化运行。
在一份名为《国家氢能战略初步指南》的文件草案中,工业部表示,到2030年,该行业的投资目标约为100亿欧元(120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欧洲基金和私人投资。
去年8月,苏格兰电力公司宣布计划在英格兰南部的费利克斯托港建设一个大型绿氢设施,该工厂预计将生产100兆瓦能源,从2026年开始为大约1300辆氢燃料卡车提供动力。
同时,“氢能10条”2.0版突破了1.0版只对办公用房进行补助的局限,增加了对生产用房的扶持,标准为10元/平/月,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美国能源部在周一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项能源地球加速计划——氢计划——旨在10年内将清洁氢的成本降低80%,至每公斤1美元。目前,使用可再生能源制取氢气的价格约为每公斤5美元。
他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应用领域持续扩大。到2022年,全省建成2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500辆。实施意见提出实施7项主要任务,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能源转型提供新的增长极。
,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重点研发利用工业尾气高效低成本制氢、深冷储氢、用氢及纯化技术,重点研发加氢设备以及加氢站控制集成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高压阀体和管件等核心关键部件,支持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企业研究多场景的应用技术和装备
随着国家“以奖代补”新政的发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持续发力,但氢气储运环节仍是薄弱环节,严重掣肘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液氢作为解决氢气储运的重要技术路线,也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推动。
进一步推进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电动化进程。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攀升,不但锂电池电动车产销增长迅猛,以氢能源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汽车也纷纷受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氢能正成为广受关注的引领产业,推动氢能产业的开发和应用,既顺应了全球能源革命的大势,也符合中国绿色发展的大局。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宝武正在当仁不让地肩负起氢能发展的使命。
2020-01-13 09:56:04 张家口新闻网1月12日,由张家口市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张家口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承办的以“协同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氢能生态链”为主题的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论坛
标准指出,在单位氢气碳排放量方面,低碳氢的阈值为14.51 kgCO2e/kgH2,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阈值为4.9 kgCO2e/kgH2,可再生氢同时要求制氢能源为可再生能源。
论坛上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简称《白皮书2020》)指出,脱碳成为本轮氢能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望在2030年实现平价,完善低碳清洁氢政策体系是氢能助力碳中和的关键
文件第五条特别提出:“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加快甲醇汽车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为甲醇汽车可持续发展和甲醇燃料多元化应用指出了方向。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