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扩项主要新增氢源、水和土壤等领域,扩项后成为具备理化分析、台架试验、氢源及水和土壤环保检测等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检测平台,标志着在国内率先完成氢燃料电池用氢气质量控制项目CMA认证。
还将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重型机械设备等应用,促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等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
2019-09-11 09:10:01 中国石化新闻网9月6日,浙江省首座加氢站——中国石化浙江嘉兴嘉善善通加油加氢站建成,这是浙江省第一座集加油、加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
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材料与部件的批量生产,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车、加氢站建设和氢源的成本,尽快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推进氢能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平价上网,大面积区域供热,规模化替代化石燃料,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基础。
车型方面,GGII分析,2021年是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年,冬奥会将带动氢燃料电池客车增长,加上各示范城市群大多以客车作为前期示范的重点,预期2021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的销售占比将保持在60%以上
距今200多年前,第一款氢气内燃机就发明面世,就已经揭示了氢气作为一种能源的前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液氢被用作火箭推进剂,自此,液氢就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燃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使用。
2019-06-19 19:00:32 中国财经时报网日前,金固股份(002488.SZ)宣布正式布局氢能源领域,拟打造新能源车一站式车主服务中心,为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提前布局。
碳中和情景下工业领域的氢能发展机遇当前,氢能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如炼油、氨生产、甲醇生产、炼钢等,绝大部分氢能来源于化石燃料。这里面炼油和氨生产对氢气的使用量最大,大约能达到33%和27%。
比如,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技术,利用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作为储能设备,积极开发液体有机氢载体储氢技术并已商用,强化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2020-08-19 08:08:05 工人日报 作者: 黄哲雯 近年来,得益于制氢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进步,氢能产业正在走向“风口”。
比如被称为氢燃料电池“八大件”的催化剂、扩散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空气压缩机和氢循环泵等,都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情况,这也是产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020-07-13 08:24:36 科技日报 作者: 李山 柏林火车东站旁的加氢站,价格为9.26欧元/公斤,而1公斤的氢大约可以让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100公里。
2021-03-18 10:08:21 势银能链根据势银统计数据——2021年2月燃料电池装机量为5.171MW(2020年2月装机量为6.598MW),同比下降21.63%;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
钱晶认为目前的电动车如果用的是大电网的火电,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前提要让它绿色,所以交通领域的规模化脱碳就要依靠绿色电力的电动车和绿氢作为氢燃料电池车来替代传统燃油车。
当地时间2021年9月6日,法国北部,世界上第一辆氢动力列车正式启动。这款车在德国进行组装,配备了燃料电池,将储存在车顶的氢转化为电能,使其可以在没有任何污染排放的情况下运行。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正式建成。中国石化供图近日,上海首座能够同时满足35兆帕、70兆帕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需求的油氢一体化综合能源供给站——中国石化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正式建成。
三项团体标准于2020年9月17日发布实施,具体信息见下表:背 景近三年,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物流车的发展迅速,但我国开展氢燃料电池公共交通运输的时间短,面对这新兴产业,国内相关领域的标准严重缺失,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物流车的运营还处于探索阶段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