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技术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被看作氢能储运的重要技术,碳纤维技术的提升,将助力氢能产业的发展。
2019-10-18 08:44:28 PV-TECH根据由部分欧洲大陆知名企业支持的一项计划,一处大型光伏工厂或成为一条为欧洲重工业提供可再生氢的大型供应链的起点。
2020-06-04 10:50:35 中国石化新闻网贸易体欧洲氢能组织(Hydrogen Europe)6月2日表示,2030年前扩大欧盟氢能产业将耗资大约4300亿欧元(4800亿美元),
—还田为主,燃料化、饲料化为辅2020-11-13 08:57:50 黑龙江日报 作者: 刘畅 吴树江 北大荒为秸秆找到好“归宿” 秸秆的粉碎还田、综合利用一手托着生态环境
天齐锂业位于西澳大利亚州Kwinana氢氧化锂加工厂于2019年9月开始生产调试,该工厂是全球最大的氢氧化锂工厂,生产的氢氧化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一期年产量为24000吨。达产预计需12至18个月。
2020-09-30 08:21:09 欧洲海上风电据媒体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将发展海上风电绿色制氢加入其战略规划,意图通过发展海上风电绿色制氢加快能源转型升级。
2020-12-03 09:19:56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2月2日,德国不来梅、汉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下萨克森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5个联邦州宣布共同发起绿色氢能倡议“HY-5”,以完善绿色氢价值链
继欧洲大本营之后,北美市场正逐渐成为LG新能源的新战场。近日,韩国媒体报道,LG 新能源正在同丰田汽车就美国工厂生产的电池供应丰田美国工厂进行谈判,计划在年内签署电池供应谅解备忘录。
在电动汽车以及电网规模的储能应用的推动下,锂离子电池的销售量将会激增(如图1所示)。图2中的图表描述了预计到2025年锂离子电池的销售量(以吨为单位)。
《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研究》指出,我国氢能来源广泛,既有充足的工业副产氢气,又有大量可供制氢的存量电力资源,有力支撑了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规模化发展。
在国内政策支持下,随着相关技术发展,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氢燃料电池相关产业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燃料电池系统企业。
2020-06-12 09:43:54 中国新能源网澳大利亚新成立的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Austrom Hydrogen公布了在昆士兰州建设一个3.6GW太阳能电池综合设施的计划,该设施有可能为一个绿色氢能源出口中心提供电力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依旧是全球唯一一家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盈利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北美销售执行副总裁Bob Carter就曾在年初预警,因为供给过剩,电动车可能会在美国出现产销灾难。
储能电站,其实是为了调节峰谷用电问题所设立的电站。众所周知,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量会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在24小时内有极大的波动。在白天和晚上12点前,用电量比晚上12点后用电量多得多。
2019-07-30 08:08:07 上海证券报 作者: 孔子元 美锦能源公告,公司与嘉兴市国资委旗下嘉兴交投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合作开展嘉兴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氢燃料汽车示范运营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曾向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自燃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高剩余电量状态,其中电池电量剩余85%以上的事故占比达到57%,剩余电量100%的占比为14%;充电状态与非充电状态各占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