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粗略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地热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达10亿平方米量级,地热直接利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地热发电装机数十兆瓦,世界排名中游。
春节期间,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累计充装出厂高纯氢6154公斤,较2021年春节大幅增长。作为中国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高纯氢生产基地,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担负着该地区的供氢需求。
2021年10月27日下午,地热加APP、《中国地热》记者从国家地热能中心第四届指导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截至2020 年底,我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3.9亿平方米,稳居世界第一。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专项集中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桂科基字〔2023〕11号各有关单位:我厅于2023年1月16日发布了《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开展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专项集中申报工作的通知》(桂科基字
截至8月4日,中国石化所属上海石油累计向上海供应氢气超200吨、日供氢能力达2000公斤,为满足上海氢能市场需求作出积极贡献,助力上海洁净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克棪教授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地热能行业发展的历程,今年正值地热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他表示地热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关于开展2024年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化示范标杆项目和示范性服务平台评选暨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桂数发〔2023〕10号各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大数据发展主管部门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桂工信办信发〔2023〕440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为进一步创新信息消费场景,释放信息消费潜力,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宜热则热”这里的“热”主要是指地热能,其中包括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也包括工业余热、太阳能供暖等。
减排压力倒逼行业发展分析指出,随着全球各国相继提出减排目标,地热能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地热能已经逐渐开始与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同台竞争,很多地热能项目已经进入规划阶段。”
但在城市供热走向绿色、高效的过程中,区域供热也经历着由单一热源走向多种热源、以化石能源为主到可再生能源、余热等清洁能源的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有哪些供热方式可成为主流?
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确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巨大潜力,也让敏锐的商人们嗅到了商机。
作为我市首个地热矿权集中打包出让项目──宁河区北淮淀示范镇地热供暖项目日前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将于10月完工,今冬投入使用。
这使得低渗透岩石中的热量可以被用来生产地热能。渗透率可以通过水力(或机械)增产来提高。美国已经开展了数个示范项目,其中有3个项目仍然处于活跃度比较高的状态。
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共性需求,促进区域企业信息共享与资源集聚,带动区域企业协同发展,加快平台资源及区域服务能力整合优化,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产品创新力,推动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落地,实现区域内中小企业协同制造
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对比亚迪的定位是不同的,财报是市场地位的最佳证明。今天,老李从财报角度和大家一起聊聊,比亚迪中报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市值密码是什么?如何走向A股的市值龙头?
21世纪以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得到较快发展,当前,我国地热能产业体系已基本成形,但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行业仍需持续进化迭代。
2019-11-18 08:53:14 快能帮APP近年来,地热能开发利用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热潮。伴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的启动,我国地热能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