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迎来快速发展后,氢能作为公认的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氢能热度持高不下,是有原因的。
同时,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也需要加快氢能生态系统的建立。我国氢能发展现状如何?石油石化企业是否可以商业化发展氢能,又面临怎样的挑战?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氢能产业与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目前国内累积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加之国内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发展氢能有助于环境保护与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
桂工信政法函〔2024〕3281号 根据《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桂工信规范〔2024〕3号)有关要求,经推荐、评审、公示等程序,我厅确定了通过认定及复核的2024年度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
于氢能而言亦然,当氢能市场需求井喷后,低成本低碳氢从哪里来可能成为中石化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两翼立足中国石化自身产业实际。洁净能源对应“强”,是维护当前市场份额的核心。
其中,天然气消费量约为30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达到7亿吨标煤,同比增长了5%。刘潇潇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现在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已超过了非洲能源消费的总量。”
在此过程中,客户可能面临工作人员口头报价、收费不透明、重量核算不清等问题,导致运输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近年来,我市物流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吸引不少全国龙头物流企业加速布局。
《方案》鼓励相关企业加大氢燃料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加快氢燃料汽车推广应用,积极参与国家、省氢燃料汽车示范运营项目建设;将燃料电池加氢站建设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范围,按照城市规划规定用途进行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4〕2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
…为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城市,我市全力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截至目前,28个氢能产业项目已先后落地,涉及氢能制备、储运、氢燃料电池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一条集生产、制造、研发、储运、应用、消费于一体的氢能产业链正在形成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工信部联企业〔2024〕239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2025 年 5 月 15 日上午,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阳和工业新区经济发展局主办的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及供需对接活动在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慎峰等领导出席并致辞。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洪水应邀参加开幕式。大会举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国能建3个项目被列为大会重点项目签约。
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国家电网安徽公司氢综合利用站实现满功率运行。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