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扛起工业大旗、挺起工业脊梁,深入分析全市工业发展形势,全面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全力以赴重振柳州工业雄风
目前氢通新能源已经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同时携手多位院士组建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开展先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打通制氢及氢燃料电池在交通工具、储能等场景的应用技术瓶颈,推动氢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链补全
目前中国石化已开始在氢能交通、化工领域全面发力,打通制氢、储运、加注的全供应链环节,去年产氢量约为384万吨,占全国的11.5%。显然,多年的行业领军经验,让中国石化深谙谋定后动的道理。
其中指出:2021年,氢气年生产能力超35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截至2022年3月,中国石化已建成76座加氢站(含油氢合建站),充电站1322座、换电站83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1351座,为客户提供油气氢电多种能源供给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连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可以解决大规模一次清洁能源的消纳问题,减少化石能源的进口依存度,提升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同时,还可与电力构成相互依存的两大能源供应网络
工商信息显示,中油申能氢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氢能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汽车零配件批发;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第一类医疗器械;燃气经营等
俄罗斯全速布局氢能产业年底有望出台发展路线图俄罗斯日前发布“氢能经济政府计划”,确定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气(Gazprom)、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为推进氢气开发和利用的“排头兵”。
”和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氢能产业的专业化、商业化、规模化、资本化、品牌化转变,积极构建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线和相关装备及零部件制造、安全储运管理和终端应用场景为重要补充的氢能一体化、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把氢能业务打造成为引领能源电力央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支撑点
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有关企业:为贯彻落实《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柳政办〔2025〕3号)和《柳州市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柳工信通〔2025
有一些钢铁和石化企业纷纷提出,要力争比国家承诺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一些地方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一谈到煤炭、油气项目就“如临大敌”,对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又一路开“绿灯”,即使缺乏条件也盲目上马
2019-11-19 08:08:16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徐鸣佳 11月18日,中石化上海石油在嘉定区百安公路2121号西上海油氢合建站举办“油氢合建项目竣工暨试运行仪式
2、碳中和背景下的氢能发展化工领域绿氢替代:全球每年氢气产量约6900万吨,中国约2400万吨,99%通过化石能源制取,作为化工原料、工业气体应用在工业各领域,总计排放CO28.3亿吨,其中两个重要领域如下
在21世纪的第3个十年,向氢能转型似乎随着气候变化恶果的不断呈现而受到全球性的瞩目,各国相继出台具有实操性的氢能战略,为氢能发展添油助力,其中德国、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比利时走在前列,真正的曙光或许已经不远
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耕柳州工业沃土,推进媒体融合,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提供有力舆论支撑。
根据意向书,中国石化资本与恩泽基金将为合作提供丰富的市场资源和资金,同时充分利用中国石化集团在供应链优化、销售、市场网络等方面优势,为未来制氢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现代汽车集团举行氢之日“Hydr ogen Wave”全球线上发布会,提出截至2040年,在交通及其他领域通过引入全新技术普及氢能的计划,并正式发布对氢能和氢能社会的未来愿景。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