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中石化上海石油在沪布 | 耗时 38 ms

隆基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04-14 07:53:52 世纪新能源网2021年4月13日,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股份)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1-07-22

储能行业迎增长期,厦企纷纷局!

今年4月,特斯拉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宣落户。该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开工,明年二季度投产。

2023-08-01

建成1000座充换电站和1000座光伏发电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7日,广州金龙综合能源服务站召开1000座充换电站和1000座光伏发电站建成投用仪式发会。

2021-12-08

道达尔公位于西班牙2GW太阳能项目组合

2020-02-13 11:28:13 pv-magazine法国公司道达尔宣与西班牙开发商Powertis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便其国内建造一家8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并几天之后,

2020-02-27

日本即将发“2050年净零排放”计划!

到目前为止,日本的长期气候战略是到2050年相对2010年的基础减排80%,并“本世纪后半叶尽早”实现碳和。

2020-10-27

为绿色赋能,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示范运行

销售重庆分公司九龙坡区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自9月各项功能先后投用以来,累计为庆铃氢燃料汽车加注氢气122公斤,为CNG车辆加注天然气26万方,为416辆电动汽车充电7422度,该站的投营,为九龙坡区新能源供应注入新鲜能量

2021-10-22

青岛市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意见稿

2019年,与法国液空气集团签署备忘录,氢能交通领域开展合作。

2020-07-23

软银集团开始道运营大型太阳能发电厂

2020-10-21 09:13:46 PV JAPAN BRIDGE软银集团的SB Energy10月16日宣,它与三菱UFJ租赁公司合作,已开始运营日本最大的大型太阳能电站,该电站配有蓄电池

2020-10-22

北京风能宣言发

宣言提出,为达到与碳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十四五”规划,须为风电设定与碳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

2020-10-15

央企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有望出台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国资委年初提出的目标,2023年推动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预计央企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方向的投资和并购进一步提速。

2023-08-29

广州氢燃料电池供氢心将于8月投产

同时,突出了氢能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相互促进,依托广州现有的工、汽车制造、电力热力供应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氢能,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0-07-31

电力物联网带来哪些变

,更可以帮助党委政府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数据……记者获悉,目前国网湖南电力已泛网建设173项重点任务的实践取得成果。

2019-12-10

科普:为什么要实现碳和?意义哪?

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经历热浪、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和平面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

2021-01-20

储能成长 为能源变革带来惊喜

2019-08-09 16:23:41 新闻心编者按:从能源的整体发展来看,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仍然要与传统能源共存。

2019-08-09

区块链+无人驾驶+换电 协鑫能科局智能商用车换电

2021年8月15日,协鑫能科发公告,公司与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08-16

“疫”线监督丨建电力迅查实督防反弹,“圳”守护你

2020-08-18 16:47:11 国能源网   作者: 黄冰明 张娅  据广东省卫健委通报,深圳市近日新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

2020-08-19

光伏产业高增长潜力背后,隆基绿能“碳和”征途再掀巨浪

和的大环境下,采用光伏能源来替代传统燃料,可有效减轻能源消耗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023-06-12

2022广西民营企业100强发我市举行 推进优质民企资源落地柳州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昨日午,2022广西民营企业100强发会暨柳州产业投资推介会我市举行。现场,我市向全区100多家民营企业代表推介重点产业项目。

“宁王”即将发凝聚态电池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今年,游电池行业热度锐减,如宁德时代这龙头企业,股价也跌宕起伏滑坡。

2023-05-05

马斯克:特斯拉无人驾驶技术将年底前准备就绪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目标是年底前让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做好准备,并希望可以美国,甚至可能欧洲广泛推行该技术,但这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准。

2022-08-3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