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中海油 | 耗时 15 ms

浙江大力开展蓝色湾整治

2019-11-15 10:13:03 国环境报整治入排污口,修复被损毁的岸线,规范水养殖……2017年以来,沿着全国最长的6486公里岸线,浙江打响了近岸域污染防治攻坚战,舟山、

2019-11-18

我国上风电产业“驭风”前行

受访者供图在长江入口北侧,沿着江苏省南通市绵长的岸线,一排排百米高的白色风机,矗立在无边广阔的蓝色面上迎风而转,源源不断地将电能送进千家万户。在这片蔚蓝之,一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正在集聚发展。

2020-06-11

重视东部地区可再生能源潜力,防止过度依赖长距离输送能源

国现在处于煤炭、石、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五种能源的多元结构阶段,这一阶段可能会持续几十年。随着不同能源占比的此消彼长,最终将走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新阶段。

2020-06-08

上风电有位“吊钩行家”

“你看,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专门为上大兆瓦风机施工安装配置的超大型工起重吊钩,最大起重量可达8000吨,是我们的‘独门秘方’,已经吸引欧洲顶级上风电客户前来寻求合作。”王凯自豪地说。

2023-06-12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心项目获总部批复

2019-11-01 08:53:37 国石化新闻网近日,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心项目获总部批复,同意开展前期工作。

2019-11-01

市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掀起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的热潮 为发展厚植沃土拓展空间加鼓劲

今年以来,柳州与柳州企业坚守实业不动摇,坚持创新不停步,在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展现了工业城市强大韧劲和深厚底蕴:上汽通用五菱成长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季度预计产值实现大幅增长;广西汽车集团努力巩固传统业务

上风电项目,被罚42.9897万元!

上风电项目施工必须事先取得域使用权,如在未取得使用权的情况下贸然开工必须承担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后果。

2021-09-10

北京:碳达峰顺利完成 碳和目标明确

2021-06-17 13:59:09 人民日报北京频道近来各地纷纷排出碳达峰时间表,上提出力争2025年达峰,深圳提出到2025年,要在珠三角城市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2021-06-17

国电池能杀死欧洲汽车吗

与之相对应,国内车界一片振奋,似乎国新能源车的弯道超车近在眼前。

2019-06-17

氢能:在追赶寻求突破

2020-08-05 08:15:21 国科学报   作者: 计红梅  全国首座氢合建站——佛山樟坑氢合建站。

2020-08-06

光伏出,势不可挡

“经初步调研,自发布征求意见以来,外的多家企业已开启国技术的替代方案,与欧洲、美国等老牌停产的企业研究重启切片机设备制造和光伏拉棒、切片产能建设方案。”

2023-03-22

好产品用实力说话乘龙汽车亮相国国际商用车展

11月1日,两年一度的国国际商用车展(CCVS)在武汉国际博览心开展。东风柳汽携三大平台共5款产品参展,车型全面覆盖牵引、工程、载货、专用车领域,为行业细分市场带来了更智能、更环保的运营解决方案。

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1%

记者从国家电网青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10月底,青电网全网总装机4070万千瓦,其新能源装机2485万千瓦,占比达到61%,青电网成为全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

2021-11-29

南智能电网实验室揭牌

2020-07-09 09:06:29 南方电网报   作者: 莫娟 阙廖夫 方连航 赵龙  6月29日,南电网公司举行了南智能电网实验室揭牌暨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标志着南省智能电网

2020-07-09

省绿电协会正式成立

2021-04-22 09:30:29 青日报   作者: 解丽娜  4月21日,青省绿电协会成立,这将为促进我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为我省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

2021-07-22

新星公司牵头标雄安容东地热项目

2020-07-15 14:58:26 国石化新闻网7月7日,新星公司标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供暖制冷委托建设、运行管理项目。

2020-07-15

全面实现“零碳”社会,“碳和”将如何实现?

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国,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正在将“碳和”转化为国家战略,当前全球已有 110 多个国家相继承诺“碳和”目标。

2021-05-26

“抢装潮”考验上风电供应链

2019-08-07 16:33:17 国能源报核心阅读叶片、主轴承及缆等相关配套部件受到产能制约,上风电施工船严重不足,400万千瓦/年的吊装能力难以满足千万千瓦的“抢装”需求,上风电产业链整体可靠性

2019-08-07

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地热能开发渴盼顶层设计

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刻,国的地热能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又该往何处去?针对这一命题,《国科学报》专访了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

2020-03-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