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中来股份 | 耗时 29 ms

换电站总数突破1100座

财联社9月11日电,蔚官微消息,9月10日,蔚换电站总数正式突破1100座。据介绍,2022年,蔚国市场将累计建成1300+座换电站;2025年在全球累计建成4000座换电站。

2022-09-14

寒潮袭!对风电有何影响?

近期寒潮席卷全国,全国范围内自北向南气温迎骤降,共有26个省会级城市创下半年气温新低。多地更是伴有5~8级偏北风、阵风8~11级。那么寒潮会如何影响风力发电呢?寒潮带的强劲寒风是发电的有利条件。

2022-12-05

新能源汽车电池荒袭:宁德时代成最大赢家 车企求着拿货

2021-07-13 09:21:09 快科技近日,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价迎连续上涨,总市值一度突破1.3万亿元,成为A市值第四高的公司。

2021-07-26
柳州市<em>中</em>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质量管控培训顺利举行

柳州市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质量管控培训顺利举行

(通讯员  赵耀军)为推动柳州市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升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充电或换电,蔚总要做出抉择

“有时候我们看一块地,但因为‘走漏’了风声,就被别家换电站或超充站给‘截胡’了。”已在蔚工作3年的员工施杰(化名)近日向《车市物语》吐槽,“最近,竞争对手不断地在抬价抢地方。”

2021-10-12

陆上风电迎4MW+统治时代

仅存的29家国本土整机商,12家参与了该项目的竞标。值得关注的是,除去车株洲所投标的风机单机功率是3.6兆瓦之外,其他11家整机商风机的单机功率均在4.5兆瓦及以上。

2020-08-06

管管动力电池原材料疯狂涨价这件事?

相较一年价下跌的孚能,从去年初开始价稳步上升至年底到达152.90元高峰的亿纬锂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时间显得更加乐观一些。

2022-04-22

告别联动 “浮动”的煤电价格将给市场带什么

,当发电量占比近七成的煤电进入市场,对能源行业带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而当燃煤标杆电价不再,其他能源品种将如何定价,这也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2019-10-16

何不将闲置充电桩用起

只有经常对充电桩进行“体检”,才能更好地发挥充电桩的作用,否则就不用,成了“僵尸桩”,浪费了资源。提高电池续驶里程也是有效举措之一。

2021-10-19

电动船要?宁德时代联手亚光科技 真造船还是减持套现?

报告期内船艇业务收入43,972.09万元,同比下滑1.47%,净利润-17,354.83万元(其分摊权激励成本1,193.15万元),不考虑权激励成本同比下滑43.69%。

2021-07-13

“永不起火”的电池了 电动车更安全

如今随着核心部件商的技术突破,智能电动汽车的安全时代有望干脆利落地了。

2020-11-05

氢能源汽车加速驶 它将如何"氢"松改变我们的生活?

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金属学会理事长 干勇表示,欧盟把氢能源的发展作为了一个主体计划,2017年,他们启动了氢动力汽车联合开发的计划项目。

2019-05-17

非光伏企业强势进驻光伏产业链,吉利、宁德时代、珠海港、石化、聆达、德力、和邦、星帅尔......

聆达转型电池2020年下半年,聆达宣布收购嘉悦新能源70%的权,由此切入太阳能领域。

2021-09-02

,我国电网面临着什么?

2020-12-01 09:45:12 嘿嘿能源heypow   作者: 东吴证券  21 世纪以,我国电网发展三大阶段特征明显:① 02 年电改-08 年:集力量解决供电瓶颈

2020-12-02

钢铁工业迎数字时代

,钢铁工业要走具有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23-11-15

国内风电行业终于等了这张证书!

以海外和海上为主的“双海战略”是未国风电的重要发展方向。

2019-11-01

国光伏发电站在世界能源舞台

隆基自2012年上市以,每年研发费用约为销售收入的5%至7%,累计投入研发经费53亿元,拥有专业研发人员630人。

2020-06-15

23家企业携千亿入局,拖鞋大王、玻璃大王都啦!

,以转型、跨界、并购等各种途径入局,试图搭上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快车。

2021-03-29

电池大突破到底何时到

简单说,电动汽车仍然不够经济。按重量或者体积计算,目前的电池还无法用驱动客机。人类需要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然后它们才能真正流行。电池便携设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电池受到物理原理的限制。

2019-06-17

四月新能源车销量出炉:五个新造车加起顶个特斯拉

值得注意的是,其特斯拉国的批发销量达到了25845辆,而3月特斯拉的销量为35478辆,相比较于上个月,特斯拉的销量直接下降了近万辆。但另一方面,国内新造车公司的追赶却非常凶猛。

2021-07-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