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中外电池 | 耗时 23 ms

环保 蟹壳制造

可再生能源和动汽车需求的激增,引发了对储能的高需求,但本身并不总是可持续的。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材料——蟹壳,制造出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解质的锌

2022-09-14

松下动力战略“变道”

就在特斯拉宣布将宁德时代导入为动力供应商的当口,松下也对界释放出了“解绑”特斯拉的信号。

2020-02-25

动力纷纷创新

先是比亚迪刀片横空出世,宣告磷酸铁锂的回归,紧接着广汽宣布石墨烯取得了突破,再然后是一直低调的蜂巢能源推出了可量产的无钴,直接把续航里程提升到880公里。

2020-10-20

无钴,分几步?

暴涨暴跌的钴价,始终是企业和整车厂心难以消解的痛。迫于涨价压力,整车厂联合厂商不断削减三元锂材料钴的用量,但这种方案治标不治本。

2021-12-29

欧洲首座锂超级工厂即将开建 欲夺回动力主导权

不可否认,当前全球动汽车动力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在日韩厂商手。对于这种现状,欧洲各国政府、汽车厂商以及企业自然不会甘心。

2019-06-26

Alise将推新一代锂硫

2019-10-21 13:10:47 汽车之家近日,有海媒体报道称,Alise项目组宣布已制造出能量密度达325Wh/kg的新一代锂硫测试原型。

2019-10-21

打造锂设备国际化优秀品牌 赢合科技加快海布局

2021-02-03 08:27:43 china5e观察目前的全球动力产业形势,“国际化”无疑成为了国内优秀动力企业的重要选项。

2021-02-04

刘彦龙:2025年国动力产量将超过1350GWh

近日,在2022动力质量安全技术与协同创新高峰论坛上,国化学与物理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发表2022年国动力锂离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主题演讲,他表示: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生产国

2023-01-30

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制出新型氢氧燃料阴极催化剂

2021-01-13 08:03:58 国科学报   作者: 桂运安  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团队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鲍骏团队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氢氧燃料阴极催化剂

2021-01-13

固态进入量产阶段,能否全面取代液态

近日,东风公司生产的固态汽车全球首发,固态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离不开动力的革新。而在技术研发过程,固态尤其受到青睐,固态的量产也一直备受期待。

2022-03-07

国石化首家取得燃料车用氢气质量检测资质

2020-07-17 08:11:04 国石化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汽车用燃料氢气质量检测项目”近日获得国家认监委资质认定(CMA)。

2020-07-20

圆柱全球“开花”

,江淮、东风岚图、保时捷、路虎等车企也相继释放出明确的应用大圆柱的信号。基于下游车企的旺盛需求,企业还纷纷加速扩产大圆柱产能。

2022-08-11

比亚迪6月动力及储能装机总量约为0.85GWh

2020-07-10 08:39:44 联盟7月7日晚间,比亚迪发布了6月销量快报。

2020-07-10

美国发布动力宏伟蓝图 日韩玩家大举涌入

2021-06-17 10:55:16 国网国、欧洲对动汽车、动力产业“扶持”形成的先发优势已经让美国开始大为紧张。

2021-07-15

动力厂商争相布局无钴领域

目前,更多企业正在布局镍钴锰铝(NCMA)四元锂,该技术路线是在镍钴锰三元的材料掺入部分铝元素,并逐渐实现低钴或无钴的目标,量产后成本降幅可超过30%。

2020-05-18

全球汽车锂离子供应链排名发布 国居世界第一

2020-09-25 15:05:39 缆网在2020年的彭博社新能源(BNEF)汽车锂离子供应链排名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国迅速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掌握了72GWh

2020-09-25

特斯拉或收购加拿大企业 新能源车企“搅局”动力市场

在自我介绍,海霸公司还表示:“在过去的近40多年的时间里,海霸公司已经成为行业一次及二次生产线的首选供应商。”但截至发稿,特斯拉和海霸均未公开回应收购一事。

2019-10-11

国动力回收产业正在成为新蓝海

2019-09-23 10:20:29 新华社随着最早进入国市场的一批新能源汽车进入淘汰周期,动力“退役潮”正在袭来,国动力回收产业正成为新的蓝海。

2019-09-23

国动力企业联袂崛起 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入股锁定供应

2020-07-17 11:04:31 上海证券报今年以来,资巨头在国的投资及合作出现一个新动向:国动力产业链的优势地位,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汽车巨头斥资入股,以期通过股权方式的绑定来获取稳定而优质的动力供应

2020-07-20

二线动力企业“猛抬头”

另一方面,国际主机厂动力需求进一步提升和在华新能源业务提速,也给国二线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提供了机会。除了宁德时代之,目前已有多家国二线企业与国际主机厂达成了合作。

2021-07-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