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报道称,10月25日,在一场媒体圆桌会议上,松下首次发布了该公司的新产品,即4680电池,其存储容量是现有电池的5倍,计划2022年3月在日本开始试生产。
截止2018年,全球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80.9GW,其中抽水蓄能装机规模最大,为170.7GW,占全球储能总装机容量的94%,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次之,为4.9GW,占到了3.6%,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比达到了
继LG化学之后,韩国三大动力电池厂商中的另外两家——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以下称SKI)也传出剥离电池业务的消息,虽然三星SDI予以了否认,但SKI的拆分计划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从2000-2018年间公司申请专利数量来看,第一名被韩国三星电子以4787例夺去,但在前10中有7家公司来自日本,其中松下以4046例位居第二名。韩国的LG电子以2999例排在第三名。
本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1900台,本田关闭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工厂,主要还是迫于业绩压力。实际上本田的燃料电池业务并没有停止,其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车仍在进行中。
新型玻璃电池的存储容量明显增加,有望进一步取代内燃机,加速汽车电动化进程。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向玻璃中注入钠或锂,使其在电池内形成电极,新电池技术的储能能力,可达到同类锂离子电池的3倍。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国能电池还被供应商上门追债。记者从天眼查查询发现,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国能电池还身陷多起法律诉讼中。
2021-02-24 08:25:58 第一电动 作者: 邓娅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1年1月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
9月8日,国内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从业者刘文天(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说道。在“电池荒”的行业大背景下,各家动力电池企业早已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并不断加码扩张产能。
近10年,随着我国氢气产量保持连续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的地位不可忽视,中国氢燃料电池企业的"出海"思维也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在理性中寻求探索。
因为首先,以电动车车企为代表的新兴车企的自主设计部分与供应商产品匹配性有待考验,自主研发能力仍需迭代。另外,电动车多采用定制化电池模组设计,质量稳定性也需要时间考证。
过去的九月,中国的钒电池市场迎来了两个标志性的事件。9月20日,三峡能源新疆250MW/1G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开工。据悉,这国内首个GWh级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将于2023年底前并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26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所李先锋研究员团队与比利时科尔德集团控股EcoSourcen公司签署了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许可合同,共同推动该技术在欧洲市场的推广应用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第二大汽车电池供应商,比亚迪在为自身车型提供电池的同时,也在逐步寻求向外部车企提供动力电池及相关解决方案。
日前有权威媒体报道称,铅基蓄电池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价格比锂基蓄电池低廉,性能好,具有回收优势,且灵活性高,未来几年里,铅基蓄电池在汽车工业和储能工业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2019-07-09 09:53:44 电池中国网日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度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资助的“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天劲股份联合申报的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