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德国政府便通过一项关于促进海上风电发展的方案,提出在未来20年将国内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从7.5吉瓦提高到40吉瓦。同时,法案还将2030年的发展目标从15吉瓦提高到20吉瓦。
按照陆上风电建设周期为半年至一年来看,在这些已经完成采购的超30GW项目中,除却部分延迟开工的大基地,大部分项目将有可能在2021年底建成并网。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8月14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12个项目晋级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24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复赛。
冬奥会作为国际性赛事,工程非常庞大,同时也充满落实和实践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契机。而此前有多项报告指出,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是最终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
从国际上看,未来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未来产业如此重要,它有哪些特征?中国各地如何布局?今后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据悉,南宁市已印发2020年夏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部署开展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的六大攻坚行动。
在技术路线切换的关口上,晶澳一直领先,无论是单、多晶的路线,还是PERC技术的切入、一体化的布局,晶澳在技术战略布局上一直保持在行业头部梯队中。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标省委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大力实施能源革命重大突破行动
1970年李四光部长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高瞻远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后来发展至今,中国地热能走向世界大舞台奠定了基础。
因此,新能源配储已成大势所趋。今年以来,随着储能热度的持续升温,企业纷纷加大储能投资布局,储能产业日渐升温,开始驶入发展快车道。一、政策支持 持续加码近两年来,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储能指导性政策文件。
央视“一带一路”纪录片,将镜头聚焦在了英国伦敦街头的中国车企比亚迪生产的纯电动大巴,这被视为“一带一路”的新符合和新名片4月22日~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 “一带一路”纪录片《共筑未来》,在晚
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退补之后仍有盈利空间作为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年下半年以来风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随着陆上风电资源的逐渐饱和,风电产业发展重心转移到海上甚至是远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2021-02-02 10:27:15 光伏资讯微信公众号(PV-info)了解到, 林洋能源 早间公告,公司接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陆永华家属的通知,陆永华接到留置通知,正在协助监察机关配合相关调查事项
2021-01-25 08:28:19 光伏們2021年1月21日,晶科科技、华能江西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江西”)与江西省丰城市成功签订了2GW光伏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7月24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新能源工程应用研究所所长于金辉表示,在以前有补贴的情况下,企业有时间也有精力去追求高技术、高效率,但是在平价时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