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国及出口国。2019年,中国67.5%的光伏产品销往海外,印度、荷兰、日本和意大利等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均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很难评估美国政府是否有意愿执行长达10年的工业规划议程,但是现有技术可能会在这个时间框架内为美国本土储能行业奠定制造基础。美国对锂离子电池和全球贸易的依赖确定当今储能行业的供应链很容易。
根据外媒 Korea IT News 消息,LG 能源解决方案公司 10 月起开始为美国通用汽车第一辆大型电动卡车量产锂电池。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要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倒逼下,传统车企加速转型,部分国内外领先车企持续加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与应用。2019年,全球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分别为7500辆与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36%与80%。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今年5月至6月,市工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部门及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专业机构组成政策宣讲团,走进各县区、园区,陆续开展一系列政策服务活动,为200多家企业送去政策
宁德时代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被问及“锂矿返利计划的初衷是什么?”公司回应,公司锂矿分享不是出于降价的目的,而是我们有一些矿产资源,不想获取暴利,希望可以与长期战略客户分享,正在推进相关沟通。
根据最新报告研究,到2040年,全球范围内需要部署85到140太瓦时的长期储能技术,如抽水蓄能、液流电池和聚光太阳能热能,以实现净零排放电网。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备受关注,因为钠储量丰富,而且这种电池的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Na+存储能力和循环稳定性的电极,对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至关重要。
比如,5月19日,赣锋锂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一代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量产,二代固态电池安全性能完全达到车规要求,研发样品电池的循环性能已达到车企要求。
近日,东风公司生产的固态电池汽车全球首发,固态电池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离不开动力电池的革新。而在电池技术研发过程中,固态电池尤其受到青睐,固态电池的量产也一直备受期待。
报道称,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可能存在经济上的激励状况,它将推动中国商用和工业太阳能系统的应用。报道还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太阳能发电系统制造业的领导者——而这种热情可能会从出口向国内使用扩散。
据国外媒体报道,挪威能源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最新一份报告发现,全球电动汽车“狂潮”即将来临,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在未来十年内需要增加十倍才满足新增需求。
报告指出,全球储能部署规模持续快速扩大,除各种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成本的不断降低外,政府支持政策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报告总结了欧盟、美国、英国的储能政策框架,为全球储能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此外,距离补贴完全退坡的时间越来越近,国际电池巨头纷纷投向中国市场,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电池行业也正在进入洗牌期。此外,动力电池成本占比极高,也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
据外媒报道,全球规模最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组合——牛津能源超级枢纽(ESO)即将在英国电力市场全面开始交易,并将展示混合储能资产的潜力。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