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企业由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及博士生团队发起成立,面向“人不能近、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极限环境,研发制造特种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高危、高成本的维护作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石油化工、水电、市政网络等领域
2020-09-25 09:23:12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我国为地热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持,使地热能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我国中深层地热开发的两类基本热储包括传统的水热型和干热岩型。
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汇聚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突破储放氢工艺及工程化的关键技术性难题,推动氢能产业融合发展。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氢能产业与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目前国内累积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加之国内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发展氢能有助于环境保护与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
自从在8月底提出要在今年年底新建100座加氢站的目标以来,中石化就开始在氢能布局方面加速起跑。进入9月份,中石化在加氢站和供氢项目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本次峰会以“引领氢能示范应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的智慧,搭建国际化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在政策、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创新探索
为什么要发展氢能产业?对于氢气产能世界第一的中国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发展氢能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约70%,天然气约50%。
面对即将到来的“风口”,氢能行业迫切需要一个高效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8月18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产业分会(以下简称“氢能分会”)在京正式成立。
面对国外在氢能领域“走在前面”的发展态势,我国也高度重视氢能产业。早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已经提出要发展氢能技术。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陆续推出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
2020-08-25 09:37:40 氢云链近期,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CCS)武汉规范研究所和上海组合港等机构纷纷组织氢能船舶应用研讨会,再一次将“氢能船舶”这一应用场景引发行业热议
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是目前所有制氢方式中成本最低的,焦炉煤气制氢成本约1元/立方米,也是技术相对成熟的,我国大量工业副产氢资源是日本、欧美等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石化方面介绍,即将成立的氢能公司,致力于氢能技术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并引入国际领先的氢能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联合打造氢能产业链和氢能经济生态圈。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