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双碳”视角来看,大力推广循环经济,通过减少高能耗的原料加工环节,最终可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所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可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学产品生产等工业化利用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低碳技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使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受到更多关注,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是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且推动减排有利于其输出技术和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力,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减排则可能限制潜在的经济增长空间,因此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
2020年9月22日,中国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一项重大进展,显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承担起全球领导力的决心。
近日,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碳中和,未来之变》的演讲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是中国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在昨日下午举行的2021年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分论坛: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论坛——生命科学及生物多样性专题分会场现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东提出了“可再生电转碳基资源耦合二氧化碳固定利用
“要坚持发展低碳化,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在新时代美丽杭州推进大会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强调的内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杭州在减碳措施的实施方面全省领先,企业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三维度解读“零碳先锋计划”中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选项”。
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从100kWh到1MWh,量变到质变此次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是由中科院物理所与中科海钠联合建立并提供技术支撑,是钠离子在大型储能领域的又一次重要产业应用的突破。
、住房城乡建设厅(委)、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按照《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
2021-07-07 09:47:56 老汪聊碳中和 作者: 低碳老汪 万众期待的全国碳市场没有如期启动,推迟的日期也没有公布,大家都一头雾水,紧接着就在几天前爆出某公司涉嫌帮电厂修改含碳量数据的新闻
联想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徐赫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GeSI)的估算,2020年全球IT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2.3%。
2021-06-24 09:13:40 国际能源小数据最新研究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净零排放目标,抵消企业碳排放的成本预计将在未来10年激增10倍,2030年碳价可能高达每吨二氧化碳50
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以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一般会占到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同时,在工业建筑等碳排放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交通领域的碳排放还会持续增长。因此,欧美多国的减碳重心都直指交通领域。
在用户企业进行放汽作业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罗茜茜报道摄影)9月12日,一辆辆满载蒸汽的移动供热车缓缓驶入鱼峰区工业园区一家制药企业,解决企业用热需求。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