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世界首个奶牛场废弃物 | 耗时 21 ms

2022机器人博览会在京举办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王君璐、宋晨)2022机器人博览会8月18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设置3大展区,有130余家机器人企业及科研机构参展。  

2022-08-19

中国可再生能源多项指标均居第一

孙睿 摄“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7.9亿千瓦,其中水电3.56亿千瓦,风电2.1亿千瓦,光伏发电2.04亿千瓦,生质发电2254万千瓦,以上指标均居第一

2020-09-30

6国家积极布局海上风电制氢战略

英国最大海上风电制氢英国政府表示,Ørsted的1.4GW Hornsea 2海上风电将与Gigastack项目连接生产绿色氢气,为英格兰东北部的一家石油和天然气精炼厂提供动力。

2020-02-26

最大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复工

2020-02-19 08:54:24 科技日报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最新消息,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新近复工,它和先期于2月14日复工的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一起

2020-02-24

能源局称光伏装机规模位 光伏股普涨

格隆汇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綦成元今日在2019清洁能源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去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2.1%,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4.3%;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均稳居

2019-06-17

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公司成功吊装台长短叶片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轮

2020-07-28 09:14:36 葛洲坝集团   作者: 张冬梅 刘美玉  7月22日,台长短叶片100万千瓦水电机组——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机电公司负责安装调试的白鹤滩水电站

2020-07-28

锂电之父的锂电一生

于是他去报考了芝加哥大学理系。入学时朋友对他说:“你去了能干什么,人家比你早十几二十年就在做研究了”,足够好先生坚信自己可以,最终在30岁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2021-03-25

东北三大生质热电项目蓄势待发

本溪鑫暾生质热电联产项目是生质热电联产工程,属清洁、可再生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被列入“辽宁省2020年20重强抓项目”之一,也是国家能源局“百城镇”生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之一。

2021-09-10

氢能理事会成员突破100家

该联盟由13初创成员于2017年发起,目前共有来自全球20国家的109家公司,将遍布于整氢价值链上的行业整合在了一起。

2021-01-14

矿山生态修复省级地方性法规来了

江西积极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2022-08-24

我国硅太阳能电池创纪录

记者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获悉:近期,我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这是目前全球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并且不分技术路线,也是光伏史上次由中国光伏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纪录

2022-11-24

苹果新能源汽车即将面 特斯拉最大敌人已露峥嵘

2、周一,指数午后持续走高,创业板指涨超3.5%,股普涨,涨幅超9%股近80家,市赚钱效应明显回暖。

2020-12-22

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达56%!氢能汽车2030年将上市!

一次能源以涨为主根据报告分析了一次能源的变化形式,一“涨”字将贯穿从现在到2050年期间的一次能源的发展态势。

2019-08-27

逆势回暖 可再生能源市“蛋糕”究竟有多大?

蓝皮书指出,2017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为48680万吨油当量,较2016年同比增长16.6%。

2019-06-25

英国实施次绿色氢供暖试验

2020-12-03 10:05:04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OIlpirce网站11月30日报导,英国和苏格兰当局正在资助上第一生产、储存和分配100%绿色氢网络的试验,该实验将为苏格兰300

2020-12-03

国内海上风电与海洋牧融合项目并网发电

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

2022-12-05

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腾讯持续探索交通出行智能化下半

  9月20至24日,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腾讯携其在智慧出行、智慧交通、数字孪生、无人驾驶等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技术亮相大会,展示了其在交通出行领域的的实力与阶段性成果。

2023-09-26

一些国家旧光伏组件回收率已达95% 我国仍是空白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旧光伏组件回收,在政策和标准层面上基本是空白。截至2019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达到20430万千瓦,连续4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0-08-14

坚定不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湖北武汉打造滨水生态名城

75岁的吴又平有一绰号——“最后的水上人家”。1991年,汉川市三星垸水稻原种职工吴又平被单位委派来武汉建码头。2011年,吴又平购买2艘船舶停靠在崇仁路水域,成为众多“水上人家”一员。

2020-11-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