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不仅硅片涨价 | 耗时 20 ms

9月份多晶市场仍持续呈现供应求局面

本周多晶市场格延续上走势,包括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多晶免洗料均有同程度上幅度周环比略有收窄,新成交企业数量环比增多。

2020-08-21

光伏玻璃格飙 组件龙头“拿到货”联袂发声

10%,其中,前者幅为10.8%、后者高达17.9%,均则分别达到了41元/平方米和33元/平方米。

2020-11-05

上游影响较小,隆基半年报净利润增长21.30%

在公布半年报的消息刺激下,隆基今日股7.15%,收盘报97.30元,再度创下股新高,总市值达到5266.80亿元。今年上半年,受上游原材料影响,隆基毛利率也出现了一定下滑。

2021-08-31

光伏供应链格近期全线走强

从去年大到今年上半年下跌,光伏玻璃格正在稳步攀升。上中下游来看,多晶、电池及组件等等,也都有格抬头趋势。9月9日这一周,多晶市场格持稳微态势,单晶格小幅上调。

2021-09-10

龙头破产80%上市企业亏损,“拥为王”重现?

2021-05-24 10:16:12 OFweek太阳能光伏   作者: Watson  从年初至今,断上!

2021-07-19

11月上半月多晶需求乏力 格走跌

月15日,据生意社监测国内多晶太阳能级整体跌幅1.06%,企业对外报平均在60000-63000元/吨,当前格同比去年下跌了22%左右。

2019-11-18

全面平下的“阵痛”,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链仍挑战重重

一文中分析过,因玻璃、胶膜以及料等格大,组件企业面临亏本供货的压力,甚至也采购到足够的量来支持订单,面对业主的持续催单,巧妇亦难为无米之炊。

2021-02-23

成败多晶

凭借着彼时还在高位的多晶格,徐家父子成功抢占了料市场。作为民营企业进军中国热电领域的第一人,有着“民营电王”之称的朱共山,当然也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2021-11-11

2019年单晶组件降幅度超20% 那么2020年呢?

然而到年底再看全年的供应链格趋势,就会发现除了单晶格岿然动外,其他环节仍出现大幅下滑。

2019-12-31

隆基进军

16年铸就组件双龙头隆基成立于2000年,以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的开发、制造、销售为主要业务。2006年开始规模化进入光伏制造,并选择当时被业内看好的单晶路线,专注单晶生产。

2022-06-08

机构| 光伏产业链遭遇“潮”,光伏逆变器一机难求?

再到组件、逆变器,供应链的循环断冲击终端需求,光伏电站的收益率也被压缩。

2021-07-20

隆基李振国:今年组件高持续,新的重大技术突破几乎没有了

2020年前三季度看,云南地区工业产量占总产量的21%,次于新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8月以来,格已有上,而下游需求旺盛,料已供应求。

2021-09-17

隆基股份股年内2.44倍 高瓴资本158亿入股一日浮盈35亿

经过系列布局,目前,隆基股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单晶生产企业。去年以来,公司经营业绩高速增长。二级市场,其表现也十分突出,年内,其股幅已经超过2倍。

2020-12-22

光伏再现曙光:光伏上网电超市场预期 构成行业长期利好

然而,电池环节由于供需格局相对佳,对格压力的传导相对被动,幅远低于料及

2021-07-20

料新老玩家扩产在路上!新贵双良节搭上产业发展顺风车

随着工业料供应的增加、料和产能的逐步释放,特别是颗粒的大规模推出,料和、电池和组件降将成为光伏行业大趋势,企业断降本增效方为行业的主旋律。

2021-11-15

动力电池原材料 如何拯救行业危机?

即使像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回应称动力电池“暂”,但是在原材料格“声一”的背景下,至于电池企业的“格定力”能扛多久,仍是个悬念。

2021-07-14

多晶格10.24:主流市场持稳运行

2019-10-24 11:21:10 业分会本周国内单晶致密料格区间在7.30-7.65万元/吨,成交均微幅上调至7.52万元/吨,周环比微0.13%;铸锭用多晶疏松料成交格区间在

2019-10-24

“拥为王”再现,有公司利润暴增 700 倍,光伏上游收割红利贯穿全年

在经过短期回调后,多晶料重新进入上区间,目前每吨最高成交超过 21 万元,格上一路传导至、电池、组件及终端电站。根据业内预测,多晶格将回落到相对合理的水平的时间点可能在明年四季度。

2021-09-13

光伏上游格“退烧”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前11个月,多晶格较年初上31.30%;格较年初上24.84%;电池格较年初上26.41%;组件格较年初上4.45%。

2023-01-30

隆基李振国:M6的前世今生

作为组件生产的上游环节,在组件成本构成中占30%-40%,因此技术的提升对于降低成本、造就更领先的产品有重要意义。

2019-08-0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