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联盟6月26日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氢燃料汽车仅2000辆。按照规划,到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达到5000辆,到2025年达到5万辆。
1月12日,上海临港四团中日产业园氢能示范项目(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启用。上海临港四团中日产业园氢能示范项目——“光伏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位于临港新片区四团镇,是上海市首个绿电制氢示范项目。
鉴于此,国家电投的开发目标第一是自主化,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化;第二是多样化;第三是低碳,使用清洁能源制氢;第四是分散化,氢作为储能应用,可以把电变成氢进行储存;第五是智慧化,把能源有效利用率提高。
2019-10-29 09:10:06 广州日报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氢燃料电池厢式物流车……10月26日-28日,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召开。
正在迅猛发展中的氢能产业继续迎来利好消息。在7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转型发展,支持各类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建设储能系统,统筹规划氢能开发布局。
目前,欧洲、日本等国都给予了“大氢能”极大的重视,例如,日本将氢气用于家庭电联产装置,既满足供热需求也能发电,或用氢气驱动燃气轮机等;欧洲一些国家也在天然气管网中掺入氢气,另有一些工厂直接用氢炼钢、炼铁
比如,欧盟提出“清洁氢能伙伴计划”,拟在2030年前通过520亿欧元投资清洁氢能产业链,以打造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我国今年也将氢能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在科技创新方面,各国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涵盖氢制备、氢储运和氢利用。一是氢制备领域,可再生能源制氢已成为主流发展方向。欧盟明确其首要任务是扩大绿氢产能,将大型电解槽作为研发重点。
一方面,氢能能够帮助港口实现降低排放的现实目标,港口的装备设施、运输车辆、周边工厂对于清洁能源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港口的临港工业区是石化企业的聚集地,海港同时有丰富的风电资源,在氢气来源方面可谓独具优势
在将海上运输的氢卸下的神户市神户机场岛,在陆地上储藏氢的大型储存罐的建设正在推进。日本氢能产业链开发中心负责人西村元彦表示,液化氢此前被用作火箭的推进燃料,但“截至目前,没有大量运输的手段。
2020-11-03 09:57:16 南方电网报 作者: 陈夏 全球电解槽市场份额分布情况如今,在氢能大热的背景下,中欧在零排放氢技术方面的竞争可能会成为全球阻止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020-10-20 10:35:05 盖世汽车网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又有望在汽车上推广应用,近年来,氢能产业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热度居高不下。
前瞻布局开发水系锌离子电池、水系铁镍电池、镁离 子电池、熔融盐铝电池、镍氢电池等新体系电化学储能技术。推动储 热、储冷等新型物理储能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突破。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