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重镇,柳州不乏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日,记者走进柳东新区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时,却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样。
“人工智能、氢能源和物流的跨界发展,瞄准AI和产业融合的新趋势,探讨新能源智能汽车,助推智慧城市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龙电华鑫南京溧水建锂电铜箔生产基地据悉,这是龙电华鑫在华东区域建立的首个锂电铜箔生产基地,填补了南京在锂电铜箔领域的空白,完善了动力电池产业链,标志着南京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为此,中国汽车产业要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战略运筹,突出质量效益,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力和中国制造美誉度
2020-04-14 09:21:07 工人日报记者近日从协鑫集成获悉,继2月25日半导体再生晶圆项目签约落户合肥肥东后,该公司又与合肥市肥东县人民政府签署协鑫60GW组件及配套项目产业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4月29日央视综合频道《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柳工:新征程上奋斗者丨创新:机械智造“不机械” “有知识、会技能、爱创新”的柳工产业工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一国际劳动节
在专家看来,补贴退坡力度加大为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添加了不确定性,随着补贴逐渐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迎来洗牌,低端车企注定会被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复苏态势缓于整体车市的新能源车市终于迎来较大幅度复苏,9月批发量大增99.6%。从7月开始,汽车市场开始摆脱疫情影响,呈现较强复苏。
该规划提出,力争经过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青岛国际院士港将充分发挥技术领先、成果领跑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为主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人才链、打造资金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及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成果落地与转化
1日上午,随着温州规模最大新能源制造业项目——总投资450亿元的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项目开工,龙湾区、温州高新区(经开区)新能源产业朝着“千亿”产值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新能源出租车正等待换电“跑一班12个小时,电版新能源出租车比燃油车省大概100元!”近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聚焦柳州科技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东风柳汽打造的换电出租车平台备受关注。
身处疫情风暴中心的东风风神,用一场自上而下的“抗疫自救”行动,围绕“线上”这一关键词展开营销突围,通过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给消费者带来了更有吸引力的沉浸式体验,让困难重重的终端销售焕发出新活力,树立了车企创新营销的武汉样本
作为业内公认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源汽车被不少车企认为是更理想新能源车解决方案。而从目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属于氢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离我们不远。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隆中论坛上,行业专家热议如何抓住融合生态带来的新机遇,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如何围绕实际应用终端,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打造自主安全可靠的产业链
“大市场+产业链+技术创新”是汽车业的万能公式,也是通往高端制造业的钥匙,中国现在要用力握住。未来5-10年,就是新能源技术大爆发,新一轮国产汽车品牌崛起周期,中美科技交锋的关键期。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660亿美元,中国占了43%,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域的“领头羊”。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