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一年内 | 耗时 19 ms

全国首批广西第期数字化管理师 中级培训班在柳成功举办

12月25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6教室座无虚席,全国首批广西第期数字化管理师中级培训班在此举行了开班仪式。

2024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 直播带岗柳州站活动成功举办

11月21日,由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西广播电视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4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直播带岗活动走进柳州。

推动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我们将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工业发展大会上的工作部署,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抓工业、抓制造业上来,依托本地产业优势,推动资源要素聚集,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契合点,推动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碗粉”串起长链条 推动产“接二连三”

全媒体记者 黄蕊 摄连日来,我市家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企业负责人蒙李正和同事加班到凌晨,将农户夜里送来的新鲜豆角及时进行腌制。

柳州位列第,这些“全区唯”亮了

原标题:柳州在2025季度广西优化营商环境水平监测中排名第全方位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 厚植企业大展拳脚的工业沃土5月29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5季度广西优化营商环境水平监测结果显示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2025柳州市民营企业家学法专题培训活动成功举办

20258月8日,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柳州市工商联法律维权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2025柳州市民营企业家学法专题培训”在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圆满举行。

关于开展 “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的通知

“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良好生态,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关于开展“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23〕196

2025“融促柳企”政金企对接进园区活动(鱼峰区专场)成功举办

按照2025自治区“桂在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的有关要求和柳州市第十九届中小企业服务月工作安排,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搭建“政金企”三方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7月15日上午,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2025“融促柳企”政金企对接进园区 首场活动成功举办!

6月26日上午,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柳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柳州市柳南区工作分队,在柳南区创业大厦成功举办2025首场“融促柳企”政金企对接进园区活动。

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5度第批项目申报指

自治区科技厅转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5度第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桂科发〔2024〕262号)各有关单位:现将《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第批)遴选工作的通知

二、申报条件()申报主体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无不良记录。允许以联合体方式申报,联合体单位般不超过3家。

柳州市2025度第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示

 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桂工信企业〔2025〕144号)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县(区)推荐及审核评价,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通过评价

文带你了解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关于卓越级智能工厂(第批)项目的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4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399号),现将拟入选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第批)项目名单进行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挥国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外贸体化水平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贸险助力提高外贸体化水平的作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柳州“新春第会”,释放这些重要信号!

2月5日是农历乙巳蛇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五问+图,读懂《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为更好理解和落实《行动方案》,回应社会关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负责人就有关容解读如下:、《行动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关于进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

、促进留学回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深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的就业政策体系。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