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股份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2166.54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0.17亿元,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建设项目、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研发项目。科创板或将迎来又一家燃料电池领域头部企业。
2020年元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32GWh,同比下降53%。国内大部分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力神电池、中航锂电、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资本闻风而动2019年1月,氢燃料电池概念股票踏上了暴涨之路。从1月到4月,整个行业指数将近翻倍,许多股票沾上“氢燃料电池”的概念就立刻如同野马脱缰。
因此,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问题是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如今电池容量技术尚未得到革命性的进步,而各大厂家都在以续航作为卖点时,电池包的安全问题尤为值得注意。
近日,有着 " 欧洲宁德时代 " 之称的瑞典电池制造商 Northvolt 对外宣布,已成功生产出首块锂离子电池。这样意味着,欧洲本土电池公司正式下线了第一块动力电池。
比如说,9月,鄂尔多斯就签署了一个总投资100亿元,包含生产35吨级、49吨级分布式驱动燃料电池重卡的协议。据说整车计划今年年底下线,车辆满载匀速工况下的续驶里程分别超过700km、1000km。
相较当前的储能“一哥”锂电池储能,钒电池看似正在成为储能赛道的新宠,这带来了一个疑问,钒电池VS锂电池,钒电池会是未来吗?钒电池优势显著钒电池的第一个优点是安全性高。
2021-03-01 08:12:54 智能网联汽车网在过去的一周里,新能源也好,传统车企也罢,股市的“绿色”让不少关注汽车板块的投资者哭到夜不能寐。
6月,日产打响了“氢能退堂鼓接力赛”第一枪,宣布暂停与戴姆勒及福特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的计划,集中发力于电动汽车发展;同年夏季,福特与戴姆勒的燃料电池合资公司关闭;不到两年后,2020年4月,戴姆勒正式官宣退出氢燃料电池的乘用车研发计划
车企加码布局为在中国普及氢燃料电池车,日前,丰田、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亿华通六家拥有相同理念的公司签署合营合同,拟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国产燃料电池检测需求爆发,拉动设备需求对于尚处于早期阶段的燃料电池产业来说,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使用与操作,首先要经过研发和生产环节的各种运行评测,包括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和操作技术的模拟评测。
2019-07-12 09:44:26 广州日报随着近日富力集团宣布入股华泰汽车,又一家地产商投资汽车品牌浮出水面,这不禁引起汽车圈一片惊呼。
然而,自2010年以来,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出现爆炸性增长,人们对氢燃料电池车的未来产生怀疑。除了现代和丰田等少数几个车企,大多数车企都减少了对氢燃料电池车的研发投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王菊在近日召开的“2019中国电池与储能产业峰会”上说,对作为当下氢能主要应用形式之一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美国预测到2025~2030年,燃料电池技术甚至性能都将超过内燃机。
而动力电池则是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谁掌握了动力电池技术,谁就在新能源车时代占据主动优势。掌握最先进、最核心的动力电池技术,也将是中国企业在由欧美日统治一百多年的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文章说,锂离子电池技术正在引领零排放运输业,但投资者切不可忽略氢燃料电池市场,失去了赚钱机会后果自负:“因为氢燃料电池的销售可能很容易加倍......然后三倍......然后再增加很多倍”。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