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国庆我在岗】金川区 | 耗时 25 ms

市各银行业融机构支持供应链产业链融资额549亿元 推进制造业与融业融合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2023年以来,市各银行业融机构支持供应链产业链融核心企业108家,累计融资额549亿元,建成工业供应链融链条39条、农业供应链融链条40

王勃华:明年光伏装机或将超75GW

日前,2021中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2021年光伏装机量预测要下调,由原来的55-65GW下调至45-55GW,发展不及预期的原因为指标下发滞后、价格上涨等所致

2021-12-28

首个“家外经贸商事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市揭牌先行先试 创新示范 合作共赢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黄蕊,实习生覃丹彦)23日上午8时许,全首个“家外经贸商事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市三中路68号揭牌。

这些做法让员工暖心安心——市多家企业以人文关怀筑起温暖的疫情防控防线纪实

守好每道防线 护好每位员工“公司出台了一系列的疫情防控规范流程和制度,实行起来虽然繁琐,但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很踏实。”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即使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相关补贴退坡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同比增长了1.6倍,双双超过350万辆。

2022-07-25

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工作方案提出12条措施 助力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工作方案,从4个方面提出12条措施,助力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从汽车大迈向汽车强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2021-08-02

拓宽“芯”路 保障生产 自治工信厅为市车企排忧解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为积极开展汽车芯片产化工作,解决汽车芯片卡脖子难题,近日,自治工信厅相继邀请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研发(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到柳调研汽车芯片产化工作。

买柳州家电就送柳州汽车 市企业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并助力“一二五”工程

“目前已经向全各地的采购商送出60多辆五菱汽车,产品订单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6月15日,位于柳江的广西锦江火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市以“硬核保障+柔性服务”持续推动产业集聚三园入广西特色园名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28日从市工信局获悉,自治工信厅发布2022年特色园名单,11个上榜园市占据3个,数量是广西各地市中最多的。

关于加强核电“走出去”顶层协调及政策支持的建议

目前核电生产能力已达到相当规模,具备了包括技术、设备、运行服务等内的全产业链走向际市场的能力。

2020-07-14

首座民用液化制氢工厂项目建成投产

2020-04-28 10:47:00 北极星氢能网4月28日,鸿达兴业公告称内蒙古乌海液化制氢工厂项目已建成投产,产品纯度99.9999%及以上,可广泛应用于氢燃料汽车等领域,这是首座民用液氢工厂

2020-04-29

新能源汽车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今年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口量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2-11-24

“5G+工业互联网”步入规模发展新阶段

……  当前,“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正发挥叠加倍增效应,典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2022-12-12

“5G+工业互联网”步入规模发展新阶段

……  当前,“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正发挥叠加倍增效应,典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2022-12-07

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2021-02-02 08:20:59 科技日报   作者: 陈瑜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瑜)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02-02

2019年市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根据统计部门反馈,2019年市工业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比上年增长14.7%,高于全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8%。

“大块头”的“东线战事”——从柳工东部研发制造基地十周年典看市工程机械产业“东进”之路

上月22日,柳工东部研发制造基地十周年常州举行,见证了市工程机械产业 “东进”至常州的十年辉煌——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下,柳工迎难而上,挖掘机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电子元器件产销两旺 产业链亟需融合发展

目前,已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第一大生产。“大部分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领先地位,本土供应链总体完善,产品门类较为齐全,基本可覆盖现有市场需求。”

2023-02-08

产以教兴 教以产强 ——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一线班组长等核心技术位上,80%是柳职的毕业生;海外服务人员管理技术位上,20%以上来自柳职。”柳职党委书记刘子林道出了市推进产教融合的成功经验。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