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07%,助力我国光电子科技和产业发展;风电产业“串珠成链”,嘉泽、金风“链主”效应显现,飞沃科技、清安储能、威力传动3大配套企业投产;新材料领域,柳化氯碱、盛亚化工、福林新材料等项目达产增效
2021-04-14 08:01:50 科技日报 作者: 瞿剑 中国石化13日宣布,“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以实现其由国内最大成品油供应商变身“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是具备实现智能感知、交互以及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型智能产品,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对高校来说,肩负着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重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构建应急通信创新发展平台。产学研联合创建应急通信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基础和前沿理论研究。
当前,大数据从物流、交通等领域加速向工业领域拓展,并在工业物联网等工业领域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柳州正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目标挺进。
近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发布。文件提出,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 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
论坛以“长三角氢能社会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整合长三角乃至全球的氢能产业资源,共同探讨和构想长三角氢能社会的发展,提升长三角氢能产业竞争力,为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的示范、能源战略的协同打造良好生态,加速我国能源革命的步伐
根据日本政府2017年12月份制定的新能源发展基本战略,到2030年日本将确定氢再生能源支柱地位和制造技术,构筑国际新能源供应链,使氢气产量从目前每年4000吨发展到30万吨,降低制造成本三分之二,在实证测验基础上建立氢发电商业产业体系
该全球首艘液化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正式启航,目标是将在澳大利亚生产的氢气安全、高效地运输到日本,以满足日本当地的氢能需求,是世界上首次将氢气液化并远距离输送的商业化项目之一。
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在全球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我国氢能产业也已形成发展窗口期。
新华网 发初冬时节,寒意初现,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潇河产业园的山西美锦能源晋中氢能源项目现场,仍在加紧施工中。氢能作为公认的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相关部署要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实施《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
他说,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被视为没有“天花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张家港充分发挥“富氢城市”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氢走廊”建设,积极抢占“终极能源”发展“制高点”。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