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绿色诊疗卡”力保可 | 耗时 26 ms

我市4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通过年度考核 检测能为广西领先水平及以上

核验组认为,上述4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发展状况良好、成效显著,综合得分均达B级以上,检测能为广西领先水平及以上。

3000台换电重,60座换电站!协鑫能科联手吉利共建换电生态

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新能源及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将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布局,助实现交通领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国交通领域预计在2028年至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峰。

2021-07-07

“柳州造”亮相“桂品出海”日本站 特产品引关注

广西柳州万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樊葆宁表示,公司的万丰牌音箱、龙头牌话筒等中高端产品市场前景好,公司看好日本、韩国等RCEP成员国的市场潜,并将继续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影响

全新一代高端重乘龙HK亮相 开启高效物流新时代

乘龙HK近日,作为乘龙品牌全新一代高效物流平台的首款产品,全新一代高端重——乘龙HK在柳惊艳亮相。乘龙HK的“H”代表重型平台,“K”则是King的首字母,寓意王者风范。

提升环境“软实” 筑牢发展“硬支撑” ——市行政审批局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综述

该公司负责人说,中石化在柳州有很多加油站,每3年需要到市行政审批局办理危化品经营许证延期换证,每次换证都能实现快速高效审批。为了感谢市行政审批局一直以来的贴心服务,特意送来锦旗。

转变思路 创新方式 确下半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推动全市投资提速提质,为柳州加快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增添量。

市商务局举办2024年外贸综合服务业务会议 知己知彼 助拓展外贸新格局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24日,市商务局举办2024年外贸综合服务业务会议,围绕当前外贸形势与商务政策、通关便利化、出口信用险、融资、跨境汇款等相关内容对企业进行培训,助企业用活用足外贸政策,为柳州企业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搭建平台

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助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量。

念好“育”字诀 提升人才竞争 ——聚焦我市人才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二

“别看他年轻,他是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冠军。”李平武的师傅、公司首席工匠易泽武骄傲地说。

绿能源风电技术促汤阴巨变 未来大有

万千瓦,2017年9月投资建设,2018年12月并网,以领先的智能技术、绿持续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平原低风速风电场,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风电标杆。

2020-08-21

欧维姆自主研发的同步控制系统发 助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拱肋成功提升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6月4日,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维姆)传来喜讯,2日,欧维姆采用最新自主研发的同步控制系统,把传感器数据及运行状态及时上传云平台,为视化数字大屏提供实时数据

东方橡胶自主研发的阻尼器通过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项目专项验收 彰显柳州制造实

东方橡胶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技术团队考虑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能存在大跨度桥梁在低风速下出现风引起振动的风险,经过多方论证,使用了180吨由东方橡胶自主研发的调谐质量阻尼器进行控制,为项目解决施工工程中出现的大吨位

我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党建联盟季度联席会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日前,我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党建联盟季度联席会,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钢集团、柳工集团、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代表,围绕各自资源优势,探讨如何加速发展新质生产

民企展活 “扬帆”正当时

我市民营企业向海图强、逐浪而行,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一批有技术创新能和市场开发能的“柳字号”民营企业在海外市场寻求突破,闯出更广阔的天地。

电池绿回收有路

废锂离子动蓄电池何去何从、如何实现更清洁、绿、安全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技术规范》的出台,或许让行业发展有路循。

2020-07-01

丰富产品类型 扩大海外市场 柳州新能源汽车一季度出口持高增长态势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依然持高增长态势。近日,柳州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市汽车及零配件出口30.9亿元,同比增长3.7%。

一图读懂 | 八问八答带你快速了解广西创业担贷款最新政策

政策链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化创业担贷款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办法(试行)

政企合十足

第01版:要闻 pdf在赛克瑞浦动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工人忙碌而有序地生产。

抢抓政策红利 赋能企业发展 尽最大努争取全年经济发展最好结果

,尽最大努争取全年经济发展最好结果,为全区经济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经济参考报》头版 聚焦柳州欧维姆 500兆帕背后的“神”突破

正是这样的拉索,经受起了500兆帕应幅下200万次疲劳试验,托起了“中国天眼”(FAST)这一世界最大的天文观测设备,也实现了预应领域的世界技术突破,其背后是3年的反复实验以及12项自主创新性专利成果的加持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