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绿氢”迎来春天?三 | 耗时 25 ms

山东省最大加站投产 12小时加注能力达1200公斤

“聚焦能产业,助力绿色发展”论坛同期召开。该加母站的投运被视为加快山东能产业落地,助力打造山东能产业发展高地的有力举措。

2021-07-09

能观察 | 能发展的瓶颈:加站之围

而相对于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加站的建设相对滞后,市场体量依旧较小。近年,我国高度重视能发展。因疫情影响,能产业整体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能产业园区投资金额增长并未放缓。

2021-07-26

能源转型重大转变:能经济初现曙光

进一步看,许多研究表明,到2050年,产量将增长到5亿吨左右。如今,大部分燃料在生产地附近消耗,通常是在化工厂,但在未,随着蓝色成为通往绿的桥梁,需求将会更加广泛。

2020-07-29

​吉林、辽宁、河北等多地将能十四五规划

能观察不完全梳理,吉林、辽宁、河北、山东、上海等将支持能燃料电池、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能被写入十四五及中长期远景规划。

2020-12-14

“智”造港口 逐“绿”而行

近日,笔者赴津、河北两地进行实地采访,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环保实效,探访津港、黄骅港、曹妃甸港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生动实践。  

2023-06-14

新疆能产业未可期

2019-12-25 08:36:46 人民政协网   作者: 李元丽  “收到自国家能源局对《关于在新疆支持和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的提案回复,我很高兴,也很满意,新疆的能源产业未可期

2019-12-25

2022年下半年能市场展望:政策终于到

对清洁项目的政策支持在2022年已大幅增加。俄乌冲突推动欧盟加强了清洁雄心,而美国通过了可能是世界上最慷慨的绿补贴。

2022-10-10

储能实现多类型能源互联

日本采用能点燃本届奥运圣火。在奥运历史上,奥运圣火的燃料经历了多次变革,开始是金属镁,后使用过然树脂、橄榄油等,近几届奥运会使用丙烷作为燃料。在本届奥运会上,日本将能作为奥运圣火的燃料。

2021-07-28

济南能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公布 布局35座加

2019-09-23 09:44:25 济南网9月22日上午,2019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在济南举办,会上发布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能产业发展规划》,下泉城新闻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先行区将推进能在交通运输

2019-09-23

2021年车有望突破1万辆 客车与重卡二分

2021-01-15 11:30:26 高工燃料电池汽车自2016年实现连续4年的增长之后,在2020年首次产销的下滑,近60%的降幅令业界颇感失望。

2021-01-15

能国补还会吗?

能国补何时到,以及补贴力度多少,是能产业的核心议题。由于能的核心应用领域是燃料电池汽车,关于燃料电池汽车国补细则何时发布是能产业关注的焦点。

2020-03-12

柳州实施“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助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以点带面推动“线一单”落地应用。

最大加量4.8吨/!全球最大加站设备顺利发货

项目建成后,可为600辆燃料电池物流车提供加注服务,每最大加注量达4800Kg,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加站。

2020-11-17

北京延庆首座加站开工建设

延庆小型多能互补零排供能试验系统项目一期,主要将在中关村延庆园内建设一座500公斤/的加站,每日能为近33辆能公交提供加注服务,建成后,将作为延庆区能交通重要基础设施,以绿色、零碳、环保的形象,

2019-12-03

壳牌中国落子上海,将与申能集团共建30座加

据了解,该合资公司计划未5年内在上海及长江角洲地区建成6-10座加站。到2030年,其规模将扩展至覆盖长江角洲地区的30座加站,每可以为约3000辆燃料电池卡车或公交车供应气。

2022-08-18

外资企业加快布局,燃料电池产业链猛兽还是鲇鱼?

随着“以奖代补”政策发布,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蓄势待发,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众多跨国车企及核心材料、零部件供应商投身其中。那么问题了——究竟是“猛兽”袭还是“鲶鱼”搅动?

2021-02-24

隆基绿能霍焱:光伏科技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11月8日,以“引领科技新发展,开辟双碳新赛道”为主题的2022(第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2022-11-16

新冠疫情推动全球投资提速

2020-04-03 08:46:25 OFweek能产业建设将带多大规模投资?

2020-04-03

2035年英国能价值将高达180亿英镑

120亿英镑的“绿色工业革命10点计划”(简称“10点计划”),其中包括提高产量的举措,并承诺在本世纪末建成一个完全由供热的城镇。

2020-11-23

均涉及能!13个省/市级“双碳”政策出台!

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老旧船舶,加快电、等新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能、储能、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碳汇等重点领域加强前沿探索与创新实践;重点推进绿化工示范工程建设

2022-11-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