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外发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左右。
2021-04-12 09:42:54 湛江日报4月8日,一条“高大上”的喜讯在湛江人的朋友圈传开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成功注册为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
2021-08-10 10:41:42 税务研究2021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彰显了中国重信守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碳市场和碳价格将为未来碳达峰、碳中和起到重要作用,一个主要的功能考核就是它能否引导大量投资进入碳减排和碳汇(或者称为碳沉降)的领域。要实现未来的净零排放目标,需要大量投资。这个市场并不是很简单的。
从2020年的燃料价格水平看来,碳价需要达到356元(55美元)/吨二氧化碳,远高于2020年中国8个试点碳市场的平均碳价(5.4美元),甚至比2020年欧盟碳市场的平均碳价(28美元)更高。
“实现‘双碳’目标,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市场条件和发展氛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2021年上半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打造绿色物流。
2020年牛年新年刚过,刘汉元在通威总部亲自按下了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的按钮:通威将通过大力发展“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所发清洁电力实现碳减排,将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将碳达峰和碳中和内控时间提前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在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暨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上,与会嘉宾认为,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生物质能项目参与碳市场研究报告》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织编写。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