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目标”蕴含12万 | 耗时 22 ms

伏曦低价值引领行业!东方日升荣膺“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特别贡献”奖

东方日升始终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的整个价值链,尤其是低理念贯穿公司整个技术、产品开发周期。

2023-02-01

酸锂每吨突破60元,宁德时代压力“山大”被减产?

近段时间,酸锂现货报价持续上行,接连刷新历史新高。对此,有消息称,因酸锂价格突破60元/吨,宁德时代计划减少锂盐采购。

2022-11-24

实现中和须全球化应对气候变化

2020年,欧盟提出6000亿美元的绿色基金计划,以求实现之前宣布的《欧洲绿色协议》的,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气候中和”。

2021-04-22

从创造到改变:Dani与宝龙在中和领域加深战略合作

2021-07-27 16:08:00 互联观察圈当下,自然环境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国为应对全球变暖,将中和作为中长期发展,各大企业纷纷制定未来的实施路线图。

2021-07-28

火电厂的排放怎么算出来的?来看生态环境部的回答

2021-01-07 14:55:58 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2019-2020年全国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2019-2020

2021-01-08

政策解读 | 准引领 推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

,推动上述行业节能降和绿色转型,是如期实现达峰、中和的关键所在。

2021-11-19

国数据荣获“减排数据中心引领者”(5A)和“创新者”(4A)评级

国数据上海四号数据中心获“减排数据中心引领者”(5A)评级国数据上海四号数据中心和北京三号数据中心将AI节能思路植入BA系统,精准实现数据中心高效能耗管理,并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低设计改造、低运营管理

2021-07-16

二氧化变“能溶剂” 全球首套千吨级中试装置建成

——从二氧化到“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新路径获得重大突破。

2019-08-22

浙江省属国企首笔排放权质押贷款落地浙能集团

2021-11-03 09:38:53 浙江省国资委10月29日,浙江省属国企首笔3652排放权质押贷款在浙能集团所属乐清发电厂落地。

2021-11-03

中和背景下的 产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考虑到“力争2030年前实现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的阶段性达峰、中和是我国的一项中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尤其要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科学谋划双的阶段性任务。

2021-09-14

观察 | 能源生产和消费需向低化推进

2019-08-01 14:06:19 能源评论前,从高发展模式向低发展模式的转变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

2019-08-01

光伏发电减少排放3.5亿吨/年!

从制造过程看,生产200GW光伏系统大约需要消耗60吨高纯晶硅,大约产生1050排放,但其产品每年发电减少的排放达到3.5亿吨。

2021-10-22

绿色低生活正成社会新风尚

提倡低生活来到河北省廊坊开发区憩园社区蓝多廊公寓,只见色彩斑斓的宣传墙上印有“垃圾分一分,社区美十分”宣传语和垃圾分类倡议书。

2022-10-12

《中国电力报》| 让园区用能更低高效

去年12 月,受国家能源局委托,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该项进行了验收评审。

2021-06-17

酸锂价格的支撑点位在多少?

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并已迈至20元/吨的关口。从下跌形势上看,根据市场数据,相比于3月底行情,4月初电池级酸锂呈现加速下跌,截至4月7日,电池级酸锂均报价已达21元/吨左右。

中国互联网货运平台降低“三空” 年减少排放超千

在公路运输中,公路货运是排放的重点领域,排放占比超过60%,其中重型货车占公路货运排放总量超过85%。

2021-12-31

中国互联网货运平台降低“三空” 年减少排放超千

在公路运输中,公路货运是排放的重点领域,排放占比超过60%,其中重型货车占公路货运排放总量超过85%。

2021-10-19

中国互联网货运平台降低“三空”年减少排放超千

在公路运输中,公路货运是排放的重点领域,排放占比超过60%,其中重型货车占公路货运排放总量超过85%。

2021-10-19

钢铁减污降以技术创新谋出路

2021-08-09 08:00:3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惠钰  前,钢铁工业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是我国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

2021-08-09

远景和红杉中国合作成立百亿中和基金,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2021-03-29 18:05:00 中国能源网3月29日,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2021-03-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