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中和”是我国今后 | 耗时 36 ms

全球首批捕集、利用与封存心定址

这五个心分别石油牵头的新疆准噶尔项目、挪威石油牵头的挪威北光项目、壳牌牵头的荷兰鹿特丹项目、美雪佛龙西方石油联合牵头的美墨西哥湾项目BP牵头的英提赛德项目。

2019-09-25

能源企业如何抓住减排的历史机遇

2060年左右实现”,这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最新宣言,顺应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决策,为绿色发展指明了路径,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标杆。

2021-04-09

面向达峰 江苏能源转型“风光”渐好

与以往不同的,船尾的黑烟不见了,巨大的轰鸣声难闻的气味也消失了……作为长江流域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货船,“天电运001”仅仅江苏写好低答卷的一笔。

2021-03-26

交易市场即将开启 山东如何“领跑”万亿市场?

近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全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排放权集统一交易,市场有望于7月正式开启。

2021-07-01

鸿氢能刘志祥:氢燃料电池汽车负污染

另外一个方面,现在也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利用电动汽车废旧电池进行储能,个人的观点,可能在实际操作当会面临很多难度。

2019-05-10

数说光伏 | 谁光伏大省?

2022年前三季度,有17个省光伏累计装机量超过10GW,分别山东、河北、浙江、江苏、河南、安徽、青海、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贵州、广东、新疆、甘肃、湖北、江西。

2022-11-29

全球最大“吸”机器在冰岛启动

这款号称减缓气候变化的工具由瑞士冰岛的两家公司建造,耗资1500万美元,在满负荷运转时,每年将捕获4000吨二氧化

2021-09-17

氢能发展在能源清洁低转型的作用

2018年全球由能源消费产生的排放达到331亿吨,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同比增长1.7%。其,包括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排放增长十分明显。

2020-01-17

探寻能源行业的“摩尔定律”——储能技术能源数字化的关键

在这一过程,逐渐形成了几点基本共识:1、电力将未来零社会的最主要能源形式;2、以风、光为代表的低能源占比需大幅度提升;3、能源的生产、传输使用效率要持续改善;4、能耗需要控制,但减不等于减能

2022-03-09

两会剑指 现代汽车集团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1-03-11 07:49:37 5e全两会顺利召开,“2030达峰”明确路线。节能减排、控制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基础。

2021-03-11

内阁寻求气候行动 税重新成为焦点

2019-04-16 11:11:05 煤炭资源网广核电在4月10日德气候内阁首次召开会议,德政府决定,为实现气候目标,将引入二氧化定价机制。德气候内阁由总理安哥拉?

2019-04-16

拜登的光伏贸易新政,对光伏不全利好

东南亚光伏企业海外产能的主要集聚地,光伏产品主要通过东南亚出口美。美光伏的主要出口地,2021年光伏硅片、组件出口美超出总出口量的50%、20%。

2022-06-27

生态环境部:已超额完成2020年减排目标

2021-06-07 09:37:39 @央视网快看6月4日消息,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消息,2020年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了18.8%,超额完成了“十三五”约束性目标,而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2021-06-07

火电以电价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排头兵

经过长期努力,尤其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近三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80万亿90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

2019-09-25

生态环境部官员:年年底全市场建设将有重要进展

2019-09-18 10:15:16 上海证券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日前在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绿色金融与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上透露,年年底全市场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

2019-09-18

加快推进全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2021-01-25 14:35:36 新闻网生态环境部22日公布2021年重点任务时表示,要加快推进全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低省市试点,强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2021-01-25

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零·新型储能》蓝皮书发布

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零·新型储能》蓝皮书发布2022年11月8日,第五届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开幕,在进博会配套现场活动2022与绿色投资大会上,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与长城证券华能产业金融研究院联合发布了

2022-11-17

多措并举完善排放权交易

与普通的商品交易不同,排放权交易政府强制性减排制度与市场化交易机制相结合的创新性产物,因此更需要政府市场“两只手”配合,促进实现“双”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等多重目标。

2021-08-31

“氢能终极能源”说法不科学

11月28日下午,参加深圳首届际氢能与燃料电池领袖峰会第三次筹备会的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要尽快完善氢能产业链,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低发展。

2019-12-02

钱智民:到2023年将实现家电投在内的“达峰”

们承担两个家级科技重大专项——“重型燃气轮机”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打造了自主的核电品牌“一号”。

2020-12-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