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光伏行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截至11月,已有87家企业获得“专精特新”称号,主要分布在电池片、逆变器、光伏玻璃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约两年的时间内,光伏供应链价格持续上涨。
假设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30GW,按照1:1.25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约288GW左右,硅片产能或将面临过剩压力。 不仅仅是硅片,全光伏产业链正在降价。
对于这一批光伏产业的“外来汉”,有的原本可能是光伏产业链某环节的供应商,进而实施关联业务延伸;而更多的则是原主营业务与光伏“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企业,抢抓市场热点领域,以期分享光伏行业发展的红利。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装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绿色的动力。
报告指出,由于供应链瓶颈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明年计划安装的约90GW全球公用事业光伏项目中,56%的项目可能面临延误或取消的风险。
印度光伏出口的增长主要由两家制造商主导:Waaree Energies和Adani集团旗下的Mundra Solar。印度上月光伏出口额创下1.7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几乎都由美国买家贡献。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入局光伏产业的龙头公司,天合光能深耕光伏行业二十多年,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14.82%。
从默默无闻到制霸全球光伏产业链,中国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2021年,中国为全球市场提供了超过70%的光伏组件,并且光伏组件产品已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的首位。
实际上,据了解,光伏中的组件生意历来都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不仅成本受上游硅料、玻璃等原辅材料价格的影响波动较大,而且下游大企居多,组件厂的议价能力不强。纯组件生产厂商总体来看毛利率并不高。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相关部门已经向外界多方征求了光伏、风电补贴退坡节点的延期意见,并形成了初稿,但据光伏們了解到,财政部相关领导不同意这份凝聚了光伏、风电行业大量合理建议的文件。
光伏产业又迎风光时刻,可圈可点。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光伏产业10年前那屈辱的时光。彼时,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10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表示,初步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可能达到3500万千瓦,持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
由于光伏行业技术的潜在转变,未来对白银的需求将显著提升。但同时这一贵金属的供应存在瓶颈,可能会让银市场的供需差距越来越大。虽然目前光伏组件占白银需求的比例较小,但它的增长速度远没有停下。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