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氢进万家” | 耗时 20 ms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亿元

  本报讯(记者武晓莉)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

2023-05-31

我市向特困行业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超20元惠及七企业职工四百多人

7月5日,市青年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等7公司均收到了这条短信提醒。目前,我市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已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资金20.45元,惠及职工409人。

从引到引领 上海电气的风电阶路!

从初涉风电业务,到坐拥国内海上风电半壁江山,这企业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走出一条许可证生产-联合设计-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十年蝶变成龙头不谋世者,不足谋一时。

2019-04-01

内燃机已死 电动车

法国、英国、丹麦和西班牙都设定了在未来10到20年内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车的目标日期,其他国也有望效仿。电动汽车的兴起加速了内燃机的灭亡,对内燃机的限制又一步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2020-12-07

首批新能源汽车“退役潮”来了 车主哭诉:10元买的现在就值3

因为里没有车位能安装私人充电桩,孙潮每次给车补电都必须找公共充电桩。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入高速发展期,保有量越来越高,充电配套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也越来越高,充电难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2020-01-14

能源集团加码风电投资 两子公司启200亿新项目

2020-03-23 09:22:24 澎湃新闻全球最大火电企业加速推清洁能源投资。澎湃新闻记者3月20日获悉,国能源集团风电产业近期加大项目投资,同时加快了在建项目建设度。

2020-03-24

济南工业互联网物葱茏

目前,济南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100%,宽带下载速率居山东省第一位,累计建设5G基站4.3处,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2023-07-12

北部三县单位和市属中小企业引人才最高奖励一元壮大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结构

日报消息(记者冼冰、通讯员李达辉)昨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吸引更多人才来柳发展,今年,我市将继续对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市属中小企业引优秀人才的单位,以及我市在职攻读研究生并取得学位的人员行奖励

柳钢兴业县熔剂基地一期年产160吨氧化钙项目入建设阶段 预计明年5月底建成投产

日报消息(通讯员王明鉴、刘金亮、古曦婷) 8月2日,柳钢兴业县熔剂基地年产360吨氧化钙和120吨碳酸钙项目—— 一期年产160吨氧化钙项目奠基仪式在兴业县葵阳镇产业园内举行。

22包柳州螺蛳粉驰援上海

昨日,柳州市驰援上海物资(柳州螺蛳粉)发车仪式在柳江区华乐物流园行,5辆货车满载我市51爱心企业捐赠的柳州螺蛳粉、柳州螺蛳米饭、干米粉等物资运往南宁,再通过专列统一运往上海,为抗击疫情贡献柳州力量,

上海打造4个亿级产业集群

;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亿级产业集群,先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  

2023-06-29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约520

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台左右,同比增长近100%。

2023-02-22

谁在争夺亿储能市场?

1.3亿市场空间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

2021-10-20

1-11月我国新能源车生产109.3辆 销售104.3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9.3辆和104.3辆,同比分别增长3.6%和1.3%。

2019-12-11

全年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10千瓦!

持续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年纳入国补贴目录户用光伏规模105千瓦,位居全国第三。

2021-01-28

滁州生物质装机规模18.72千瓦

2020-03-25 11:03:56 皖东晨刊   作者: 郭军  近年来,为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滁州市贯彻落实国、省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政策,新能源产业实现了科学发展

2020-03-25

青海电网为何被考核3372元?

综合两月结果,青海电网下属28风电站共需缴纳考核费用1073.135元、223光伏电站共需缴纳考核费用2298.737元,合计缴纳金额约为3372元。

2019-06-04

2020年柳州城镇新增就业5.5

    同时,扎实推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行动,回柳报到高校毕业生1.25名,就业率达97.86%。

充电桩入网 绿色出行更便捷

2020-12-07 09:37:07 国电网报103个充电桩入网、为480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这是国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近日创造的最新纪录。

2020-12-07

减碳按下快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战略,将碳强度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市场机制建设、积极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020-11-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