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8 09:50:00 中国能建 作者: 刘伟 近日,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华东院与上海联和日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超高温熔盐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2019-07-23 08:40:43 中国电力新闻网日本住友公司和电力开发有限公司(J-Power)已开始在日本沿海进行离岸地调查,以探索开发海上风力发电的可能性。
2020-12-14 11:36:58 中国能源网12月11日,由《能源》杂志社主办的“2020能源年会暨第12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同期举办“能源科创金榜”发布会,能源企业代表
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力争开工5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2座新能源汇集站建设,发展移动储能。扎实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新建公共充电桩3万台。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和供求关系正发生深刻调整和变化,能源结构正加速向低碳化、清洁化方向演变,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趋势。”
2019-11-05 09:13:23 中国经济大讲堂摘要:储能技术成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瓶颈。氢气和储能电池结合,就能来解决我们可再生能源的储存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氢能产业的质疑声较多,尤其是作为重要应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更是饱受争议。比如,“氢燃料制取过程不清洁、成本高、核心技术未突破……”甚至有人提出,氢燃料电池是个“伪命题”。
实施地热开发工程和技术同步提升,完善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体系,创建太原、晋中、忻州、长治、临汾等地热供暖示范区,到2020年地热能供热面积达到2360万平方米。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
在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后,8月,工信部、市监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明确要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
这意味着,消耗相同质量的能源,氢气所提供的能量是最大的,顺应汽车轻量化的大趋势;其次,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能够真正实现理论意义上的零碳排放;最后,储量丰富,氢元素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水资源中蕴藏着大量可供开发的氢能
16日,柳州再传好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决定将柳州列为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详见本报11月21日一版)。
科学逻辑:氢能无可替代我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未来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方式会发生重大变革。在供给侧,可再生能源会成为主流,其他能源成为补充;在需求侧,主流的能源消费方式会向电气化转变。
该榜单显示,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凭借2018年高质量发展获得重量级“国字号”荣誉,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再添发展动力。
2020-09-29 09:35:59 北极星储能网整理9月25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业务拓展总经理李礼在“电动福建与新能源论坛”表示,为了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开发储能技术则是当务之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