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到数字核燃料,现在我们瞄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几大IT新技术,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智慧核燃料’。”
远景AESC年产20GWh项目开工2月19日,远景AESC动力高储能高安全软包装智能电池项目在江阴举行开工仪式,总投资达220亿元,拟将年产20GWh三元动力电池和电极材料。
±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建设,是世界上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其“电源端”银川东换流站坐落在腾格里沙漠戈壁滩上,占地约430多亩。
研究院整合政府机构、科研教学机构和企业市场三方面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着力构建国内一流的碳中和创新平台和智慧联盟。
二是创新推动协同融合,大力发展新型业态。近年来,纳米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机遇。
2020-05-20 09:07:21 楚天都市报 作者: 庞正 近日,投资1.2亿元的长江电气智能电网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开工,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只有部分施工方、监理方代表参加
从制造到智造智能装备迎来新发展机遇 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全产线虚拟仿真实现了从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到制造执行的全流程数字化; 产线上,烙刻着格力品牌标志的工业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高质量完成各项质检工序;
这并不是个例,记者走访我市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发现,不少工地悄然开启“加速”模式,他们在守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的同时,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千方百计稳住我市经济基本盘。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家能源转型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升。在此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源网储荷协调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发展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能源、工业、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通讯员韦春岸)日前,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在2021年全区标准化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以《构建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探索一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题作典型经验介绍。
2019-04-16 09:45:24 智通财经中国电力发布公告,于2019年4月15日,该公司一家全资拥有附属公司中电智慧(雇主)与国核院(承包商)订立智慧总承包合同,承包商将就智慧项目提供工程、采购及施工服务
2020-11-09 08:28:04 秦皇岛日报 作者: 李楠 11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整体情况,通报工作进展,解答有关政策
大力发展地热能的根本原因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能源生产消费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