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智慧工地”将助力青 | 耗时 31 ms

湖南电网供电达极限 部分时段实施有序用电

随着晴热少雨天气持续,水电发电能逐步下降,全省电供应存在一定缺口,电部门呼吁市民合理节约用电,部分时段还根据电网供电能采取有序用电措施。

2020-08-07

3.5%到39%,光伏成为中国未来!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等机构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近四成的用电量来自光伏。

2021-09-03

未来能源:研究人员海水转化为氢

来自阿德莱德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分解海水,其转化为氢气。这在以前被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盐会迅速破坏用于太阳能传导到水中的电极。

2023-02-24

浙江电今年减免企业电费约112亿元

2020-08-13 08:32:37 电缆网今年《政府作报告》指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2020-08-13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谁受益?

,未来全部成熟落之后会利好更多相关新能源及节能企业。

2021-03-26

光伏组件提前进入“退役期” 2050年达2000万吨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预测,从2025年起,我国开始产生大批量的退役光伏组件,2030年废弃光伏组件达到150万吨左右,2050年达到2000万吨。

2022-05-17

中国程院院士:2030-2035年北京蓝天常在

2019-07-09 09:15:33 新京报   作者: 邓琦 张畅 范锦春  专家预计,2030至2035年间,北京迎来空气治理“拐点”,届时蓝天常在。

2019-07-09

上海浅层热能开发或提速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浅层热能资源建筑应用项目700多个,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此次,上海市面向社会发布的浅层热能四大领域招标,一步促进上海浅层热能开发应用。

2020-04-08

未来20年中国成电动汽车主战场

报告中指出,在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之后,明年亚洲国家的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00万辆。研究人员表示,中国目前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但其它开始迎头赶上。

2019-05-21

山东三年内全面放开经营性电用户

2020年底前优先放开年电量400万千瓦时以上(单个用电址)电用户,2021年底前放开全部符合条件的高压经营性电用户,2022年底前放开全部符合条件的低压经营性电用户。

2020-02-25

2020年京津冀退役动蓄电池达1.0446万吨 回收利用作加速

7月15日,信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其中指出,加快以上区的退役动电池回收利用作。

2020-07-20

新宝骏小BIU汽车发布“能大家电”引领汽车新业态

9月26日,2020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新宝骏与苏宁跨界打造的E300小BIU汽车正式发布亮相(见右图)。这标志着在新宝骏与苏宁的共同努下,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人车家互联”。

深化“口岸”建设 支持外贸产业升级 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党晓红介绍称,目前,专项行动已经取得明显的阶段性作成效,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深化“口岸”建设,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

2023-08-31

车电分离成下一个爆发点 国家电网深度布局充电桩版图

2020年两会发布的《政府作报告》,新基建的内容中“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换电站首次被写入政府作报告。

2020-09-11

“锂王”即归来!

公告称,《税务分担协议》是双方已签订《投资协议》的补充,该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推进公司全资子公司层面增资扩股暨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的交易进程,同时减少公司可能会承担的潜在税务负债,缓解公司现金流压,降低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1-07-15

解析表“最强”新能源投资商——国家电投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公司西宁分公司表示“国家电投拥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一定要光伏产业做好,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

2021-01-25

充电十分钟或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标配

更高的续航里程、更快的充电方式,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有关电动汽车快充技术发展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

2021-07-26

正泰电气设备、能效大兴国际机场顺利通航

也离不开众多中国制造企业的,正泰便是其中一员。

2019-09-27

2021年美国储能部署规模达12GWh

储能系统,储能市场在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

2021-07-14

广东东莞用15年完成业固废污染防治

从利用处置能缺口来看,到2020年,在建利用处置设施落后,全市一般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缺口预计263.74万吨;到2035年,利用处置能缺口预计增至497.72万吨。

2020-06-24
返回顶部 关闭